甲午战争结束后,割地赔款深感愧疚的光绪皇帝下达了自己的诏书。说到军事上的失败,悲愤难以抑制:“去年匆匆忙忙,征兵调薪,不遗余力。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乌合。以至于水陆交绥,战无胜...”
光绪皇帝说得很中肯。纵观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只能用懦弱和无能来形容。不仅是战争后期临时拉壮丁招募的新兵,更是战胜太平天国和扭军历史的淮军,在现代军事素质和为皇帝而死的日军面前,似乎不是一场水平的较量
淮河军队的高级将领大多是“成熟的宿将”。他们很沮丧,军事思想也很守旧和落后。士兵们仍然使用一流的新武器来压制土匪。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枪和一排枪并没有吓倒他们面前的日本海盗时,阵型开始混乱。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我不知道如何回顾自己,只会叹息“日本人是凶猛和狡猾的”。
1、淮军的枪炮远比日军先进
@ 传统的“印象派”误区需要纠正。一线淮军将领吃了败仗后,都在战后的报告中诉他们“敌人我寡,枪不如,我军苦战”。清军总统帅李鸿章如法炮制,在对朝廷的奏折上也必须称之为“众寡不敌,器械相悬,不是战阵无效。“此外,它给当代和后代留下了印象:清军似乎携带大刀片和弓箭,枪支数量少,质量差,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与日军相比,淮军的武器装备不仅一点也不差,甚至远占上风。在1891年《武备报》的评估中,清朝海军实力世界第八,日本第十六,美国人认为清军稳居世界前三。
图:清军的武器装备与世界一流同步
枪支。早在镇压扭军的时候,淮军就基本完成了洋枪在军队中的普及,传统的冷兵器、举枪、鸟枪都消失了。实力最强的刘明传部,都是洋枪,也遭到了僧格林沁将领陈国瑞的嫉妒,为抢洋枪打了一场内讧。
甲午战争初期,前往朝鲜的淮军基本上装备了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后膛单发枪,一些团队还装备了更先进的后膛连发枪(也称为快枪)。比如大连湾守将赵怀业部,就是“都是一色快枪”。此外,淮河军队还配备了世界上最好的德国13支毛瑟枪。在平壤战役的船桥上,曾经进攻过的日本军队躺在地上抬不起头。日本军队记录说:“经常发射的子弹经过树枝,就像风扫落叶一样。”
另一方面,甲午战争期间的标准步枪是我国生产的村田18年单枪。它的火力比淮军差得多。更先进的村田22年连枪成为日俄战争十年后的主力军。
火炮。淮军除了江南制造局常年供应自己的大炮外,还配备了最先进的美国加特林机关炮、英国阿姆斯特朗和德国克虏伯式后膛炮。仅1874年,李鸿章就购买了114门德国克虏伯后膛炮,并成立了19个装备淮军的新炮兵营。
1894年,李鸿章奏报朝廷“先后在西方订购了56支快炮,28320多支快枪,1520多万颗枪子弹。”
战争初期,日军主要使用国内生产的野炮和青铜山炮,射程和威力都比清军差得多。然而,在战争后期,日本大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原因不言而喻:战利品。仅在平壤战争和鸭绿江攻防战中,日本就缴获了100多门大炮、数千支枪支和无数子弹。
每次战斗结束后,日本人都珍惜被捕的大炮。应该换油的换油可以修复,转而编入自己的炮营。很多人都知道,在威海卫的保卫战中,日军用清军弃守的炮台转向北洋舰队,但更多的人不知道的是,日军炮兵从未见过清军炮台上的先进德国克虏伯大炮,根本无法操作,于是一把刺刀威胁熟练的清军俘虏放炮!
这是甲午战争中最悲哀、最讽刺的一幕,我们的武器反过来又打了我们自己。
2、清军在日军眼中
日军对自己的对手有什么评价?
以下是一封日本基层军官写给上级的信。这封信的作者是参加金州旅顺战役的骑兵副官稻源三郎。后来,这封信发表在《东京日报》上,成为一部罕见的军事史料:
步兵。它通常是200到500组,两面旗帜,两门6厘米的枪,所有的武器都是毛瑟枪、格拉枪和其他优秀的步枪。旗帜挂在10米长的大杆上,有10平方米大。这面旗帜经常被用来指挥进退。当你走向萧条时,你可以根据先出现的旗帜知道他们军队的总结。战斗时横队,队里有两米长的喇叭,声音类似于中国卖粘饼吹的小号,进退时必须吹。他们常用的队形是在分散的队伍中挥舞旗帜开火。开火是随机设计的,没有一起射击。他们的队形到处都是弱线,没有预备队。
只有指挥官的护卫在散兵线后面,撤退时,护卫队先撤退,散兵无序逃跑。不擅长射击,其子弹大多从头上跳过。他们不考虑地形,从不跪着或卧着射击。他们都站着射击。他们不介意乱用弹药。当他们看到敌人在2000米远的地方开火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等待12厘米大炮。从不主动出击,主要是防御战。他们非常害怕我们军队的大炮,俘虏们还说最可怕的武器是大炮。
骑兵。他们携带的武器是单发枪和连发枪。同时,他们背着大砍刀和刺刀,从不携带普通战刀。他们的马很矮,不适合冲锋,但它们比山野行走好几倍,比中国好几倍。战术是立即射击,不会攻击。一旦接近,防御就会失败。他们的刺刀不利于近战。在战争中,我的骑兵可以杀死四倍的敌人。马蹄铁与日本相似,非常坚固。
炮兵。克虏伯山野炮拥有极其锋利的武器,是野战军常用的武器。如果他们能很好地利用它们,那将是最可怕的事情。然而,他们的技术并不高超,炮弹也没有被击中。他们的榴弹没有爆炸,所有的炮弹都毫无节制地完成了。我们必须在炮火的位置上树立一面旗帜,这只是我们军队的目标。
炮台。结构、炮体形状、防御设备被认为是完整的,几乎没有错。我曾经参观过国内的“观音崎”炮台,觉得旅顺的炮台比我们好。
@ 清兵的武器都很好,但每个营地的枪支都不一样。一点也不用白刃战,清人的头都快6英尺了,清人看我是侏儒也不是谎言。然而,在勇气方面,它远远低于我们的军队。每当白刃战争时,他们都把枪扔下逃跑,他们的武器不适合技术。他们缺乏勇气,从不用白刃战胜雌雄,只指望火力优势作为决战的唯一手段。有好机会不冲锋,更别说追了。他们没有背包,也没有像我军用的背包弹盒,而是在布袋上缝了很多子弹巢。他们穿着和居民一样的衣服,穿着中式靴子,从军时只在外面穿标记制服。
这封信充满了对清朝官兵的蔑视和对日本军队的声誉,但日本下级军官的描述显然比大多数清军将军虚伪的奏折战报更接近现实。
一流的武器,最后一流的军队:看看日本人如何评价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