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战略决战基础

虽然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起义被镇压,但却严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州县官员领导军政权力,地主也组织了“部曲”(私人武装),占领领土地,形成大大小小的分裂势力,进入权力,长期战争,导致中原地区“白骨暴露在野外,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当时的分裂势力主要包括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宣传、兖州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彪、幽州的公孙赞、南阳的张绣。袁绍、曹操两大集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战役中逐渐发展壮大。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赞,占领青、幽、冀、四州之地。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劫持到许昌,形成了“以天子命令诸侯”的局面,取得了政治优势。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建安二年(197年)春。曹操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名义,进取袁术并将其消灭。然后消灭吕布,利用张扬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东至兖州、豫州、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汉朝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与袁绍形成了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当时袁绍的兵力远胜曹操,自然不甘屈居曹操之下,他决心与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试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拉开。

袁绍南下的消息传到了许昌。曹操部将认为袁军是不可战胜的。然而,根据他对袁绍的理解,曹操认为袁绍是一位才华横溢、胆小、刻薄、任性、士兵多、指挥不明、骄傲和政令不同的人。因此,他决定用他能集中的数万兵力与袁绍的进攻作斗争。

[img]19598[/img]

为争取战略主动,他做出了以下部署:派臧霸率领精兵从琅琊(今山东临沂北)进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攻许昌;曹操率兵进入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禁止乘坐2000屯守护黄河南岸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守护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挡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筑垒固守,阻止袁绍从正面进攻。

派人镇抚关,拉拢凉州,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来看,曹操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守卫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守护要关,重点设防,等待劳动,后发制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种部署是恰当的。@ 袁绍兵多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比如分兵守则防不胜防,不仅很难阻止袁军南下,还使自己处于劣势的军队更加分散。

@ 官渡位于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心,东下淮泗,是许昌北、东的屏障,是袁绍夺取许昌的重要场所。此外,官渡靠近许昌,后勤供应比袁军更方便。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曹操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操,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军增加到数万人,并联系袁绍,计划共同攻击曹。为了保持许昌与青兖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曹操于次年2月率领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攻打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独自逃往河北投奔袁绍。曹、刘作战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人建议袁绍“举军攻后”,但袁绍拒绝采纳儿子生病的话,导致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到军官渡口。

在建安五年(200年)的第一个月,袁绍发布了一篇关于曹的呼吁,并于2月进入黎阳,试图渡河寻求与曹军的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东郡太守刘燕,试图夺取黄河南岸的要点,以确保主力渡河。

[img]19599[/img]

4月,为了争取主动,赢得初战,曹操亲自率兵北上救白马之围。这时,荀攸谋士认为袁绍兵多,建议东击西,分散兵力。他先引兵到延津,伪装渡河攻袁后方,使袁绍向西分兵,然后派出轻骑,迅速攻击进攻白马的袁军。如果他没有准备好攻击它,他肯定会打败阎良。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袁绍确实分兵延津。

曹操乘机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接近颜良军,颜良匆匆被杀,袁军崩溃。曹操解开白马后,迁徙白马的人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队抵达延津南部。他派将军文丑和刘备继续带领军队追击曹军。当时曹操只有600名骑兵,驻扎在南阪(白马南)下,而袁军达到5000或6000名骑兵,仍有步兵跟进。曹操命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重物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夺财物。

曹操突然发起攻击,最终击败袁军,杀死文丑,顺利退回官渡。

袁军初战失利,但军队仍占优势。七月,进入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靠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几十里。曹操还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构筑楼划,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用于抛石的霹雳车,发石摧毁了袁军建造的楼划。袁军再次挖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挖掘了一条长长的屏障,相互抵抗。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兵缺粮,士卒疲劳,后方不稳定,曹操几乎失去了坚持的信心。

于迅坚持,曹操一方面决心坚持危机,加强防守,任军负责物流供应,缩短运输队距离,加强防守,防止袁军攻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斗机,击败袁军,很快派徐黄、史松拦截、烧毁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困难。

同年10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命令淳于琼带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就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攻击乌巢,烧掉他的行李。

[img]19600[/img]

曹操立即付诸实施,留下曹洪、荀攸守护营地,亲自率领5000人,冒用袁军的旗号,捆住马口,每人带一束柴火,在黑暗中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他立即围攻并放火。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了乌巢,做出了错误的处理。他只派了一支部队来救援乌巢,并用主力攻击了官渡曹军营地。曹营很强壮,无法进攻。

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即将来临。曹操励士死战,打破袁军,杀死淳于琼,烧毁了他所有的粮草。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袁军前线。袁军的心动摇了,内部分裂了。曹军利用这一趋势击败了袁军。袁绍匆匆将800辆车带回河北。曹军歼灭并杀害了7万多名袁军。官渡之战以曹胜袁的失败告终。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