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是一种重要的保健习惯。从晚唐到北宋末年,用牙刷刷牙的氛围逐渐形成,具有保健功能的刷牙药也发展得多种多样。在宋代,刷牙作为一种保健措施,在社会上得到了相当大的普及。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和《各种杂货》在“挑担卖……”之后列出的小商品名称中有一个“刷牙”。临安市货郎沿街卖日用杂货,牙刷是其货物的常用货物之一。可见,作为南宋首都的杭州,市民普遍有刷牙的习惯,所以货郎需要把牙刷送到千家万户。
《梦粱录》《铺席》一节列出了临安的著名店铺,包括“凌家刷牙店”和“傅官刷牙店”——当时有专门生产经营牙刷的店铺。文章还说明,“盖杭城是四方聚居的地方,即与外郡不同,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至于故构羽毛,有铺垫发客,其他铺可以知道。杭州作为当时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城市门店主要从事各地的批发业务,“凌家刷牙店”和“傅官刷牙店”也不例外。
不仅如此,士大夫们还开始制备具有药物和香料两种性质的原始牙粉。
北宋大作家苏轼准备了牙粉。他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晾干捣碎,用小筛子筛选,然后装上。然而,这种牙粉并不与牙刷结合使用。苏轼刷牙时,用小勺子舀一勺准备好的牙粉,倒进嘴里,喝一口水,咕嘟嘟,咕嘟嘟,然后吐出来。这与其说是刷牙,不如说是漱口。
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准备了牙粉。他用的原料很简单,只有苦参,也是晒干捣碎,用筛子筛细。与苏轼不同的是,沈括用牙刷刷牙。马尾牙刷蘸清水,洒牙粉,左刷刷,右刷刷。。如果你停下来,沈括用的不是高露洁,而是苦参末。
古人怎样刷牙? 古代刷牙用什么? 什么时候开始用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