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铁券和免死金牌指的是同一件事,又称丹书铁契或金书铁券等。最早的时候,牌文是用红笔墨写在铁牌上的,所以得名丹书铁券。唐代改为在铁制品牌上凿字迹,然后嵌入黄金,又称金书铁券。免死金牌是民间名称。丹书铁券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由皇帝授予亲信大臣。通常,它被授予一些开国元勋或一些创造繁荣时代的能干大臣,这意味着如果这个人或他的子孙后代犯罪,他们可以免除死亡,甚至免除犯罪,但通常会有次数限制。丹书铁券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当它们被拿出来使用时,它们通常是几十年前颁发的。为了防止假冒,丹书铁券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制作完成后通常分为两部分。朝廷和被赋予的人各有一半。
丹书铁券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为了奖励他的大臣,汉高祖刘邦特别赠送了丹书铁券。但当时,丹书铁券只是一种荣誉凭证,其作用可能相当于今天的勋章,没有免死功能。南北朝时期,丹书铁券开始具有免死功能。例如,当一个国家的皇帝招募对方的力量归属于他时,他会给丹书铁券作为保证,以表达他的诚意。
中国现存最早的丹书铁券来自五代,收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唐昭宗为奖励钱柳讨伐董昌之功,特赠丹书铁券。丹书铁券的整体形状与古代瓷砖相似,长约52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上面刻着350个楷书金字,记录了钱柳攻击董昌的时间、经历和给他铁券的皇帝名字。当然,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免死的文字。文章记载“清恕九死,子孙三死”,也就是说,如果你犯了罪,只要你手里拿着铁券,钱柳自己就可以免死九次。他的儿孙可以避免三次死亡。宋代和金朝基本上遵循唐代的丹书铁券制度,明朝开始分级给丹书铁券。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给了丹书铁券公爵六面,侯爵二十八面,后来又给了公爵两面。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给了丹书铁券公爵六面,侯爵二十八面,后来又给了公爵两面。朱元璋四子朱迪篡位后,也给了他的有功之臣丹书铁券,数目不明。
丹书铁券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给予日期、姓名、官方职位和属地;二是给予者的成就;然后是皇帝的承诺,最重要的是免死或免罪;最后是皇帝的誓言,这是丹书铁券的法律效力,证明丹书铁券的内容是合理合法的,记录后受国家法律保护。丹书铁券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筒形,刻字镶金后一分为二。朝廷(一般是皇家内务府)和一半的被赠人可以结合在一起。另一种是瓦片状的,这种丹书铁券不是单独保存的,而是正面给受赏者,朝廷只留下文字记录。
丹书铁券是什么?揭开古代[丹书铁券]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