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代古人的身份证:清代腰牌雕刻品牌的面部特征

在现代社会,身份证作为个人信息的一种外部“标志”,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外出的人来说,没有身份证几乎很难移动。不仅今天的人注重身份证,古人也非常重视身份证,但当时的身份证和现在的身份证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的身份证叫“符”——这不是江湖术士画的驱鬼逐怪的“神符”,而是用木头或金属做成的小物件。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身份证”——“鱼符”。这种“身份证”形状像鱼,分为左右两片,上面有孔,用来系挂。“鱼符”是官员特有的“身份证”,普通人还没有这种待遇。鱼符上刻有持符官员的姓名、官职、衙门、官阶等。鱼符的材质因官阶而异:亲王、三品以上高官用的鱼符是金做的;五品以上官员用银鱼符;六品以下官员用铜鱼符。为方便官员外出携带鱼符,朝廷还专门为官员定制了一种装有鱼符的“鱼袋”,要求是“不离袋,不离袋”。当官员们看到皇帝、同事和外出工作时,他们必须首先展示他们的“鱼符”,并“验证他们的身体”,然后他们才能互相承认和接受。当时有句话叫“附身鱼符的人应该以明贵贱命令”。

俗话说:一个皇帝一个令,一个和尚一个清。皇帝换了,鱼符也跟着“变脸”。武则天当政时,“鱼符”换成了“龟符”,用途没变,只是外观和材质变了。后来,“龟符”又成了“虎符”、“龙符”、“林符”。符号的形状和材料发生了变化,其“功能”也增加了:除了证明身份外,还有一个权限功能:明亮手中的“符号”可以调动、指挥军队和任免官员。归根结底,“符”仍然是身份的象征:身份高,权力大。

古代古人的身份证:清代腰牌雕刻品牌的面部特征

明朝的时候,大概是金属符太重,携带不方便,也是为了体现朝代替代的新气象。官员手中的金属符都换成了“牙牌”。象牙、兽骨、木材等。牙牌的质地。牙卡像石板一样细长,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位、简历和单位,其细节与今天的超大名片相似。2004年,考古学家在南京明代宝船厂码头遗址发现了一张疑似郑和的“身份证”——一张“牙卡”。这是一张由朝廷特制的乌木牙卡,前宽后窄,轮廓圆润。上面有孔,用来挂腰,也叫“腰卡”。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发现,自明代以来,“身份证”已经从官场传播到社会,社会上的一些贵族也开始把持有“牙卡”和“腰卡”视为荣耀。明人陆容在《蜀园杂记》中有“凡在内府出入,无论贵贱,都悬牌,以避嫌疑”的记载。可想而知,当时的“牙牌”像今天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一样受到全国的高度赞扬。清代牙牌少,腰牌多,腰牌上的个人信息更全面: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称等。高级腰牌其实刻有持牌人的面部特征!——即使腰牌丢失被别人发现,也不能冒用!其“防伪手段”之高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身份证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腰部提到头顶——官员除了“腰牌”作为“身份证”,还发明了另一种“身份证”——头顶,也就是帽珠。当然,这与清代的服饰有关。顶部由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不同的阶级,帽珠的材质自然不同:一品大员,帽珠是大红顶;农村学者,帽珠是铜顶;普通人无级无品,所以他们用缎子在头上打帽结。@ 人们在街上相遇,一看到对方头上的顶子,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为了提升身份,一些富商指出钱“捐”银顶,办假“身份证”,于是一些影视作品被称为“红顶高人”和“红顶乡绅”。


古代古人的身份证:清代腰牌雕刻品牌的面部特征古代古人的身份证:清代腰牌雕刻品牌的面部特征

,

  • 揭示中国古代佛教传承的推动者:佛教皇帝
  • 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他看到了世界上的苦难,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早期在上层皇室...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