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妙答,原本是指在辩论过程中巧妙地回答对手提出的各种问题。因为这些答案是现场即兴发挥的,最能体现人物的知识储存和现场适应能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国时期是继东周列国之后的另一个乱世,正是这种思维敏捷的人发挥的舞台。《演义》中有许多经典的答案。
第一:秦宓的“天辩之对”
秦宓和张温的“天辩”是整部《演义》中最精彩的辩论,我觉得要超越舌战群儒。舌战群儒中的诸葛亮大多以气质和强辩取胜,而秦宓则运用所学知识巧妙地化解了对手的无理问题,回答了几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天耳、天足、天姓,可以在化解的同时维护自己的利场,最后做出了精彩的反击,完成了这场精彩的辩论。巧妙指数:10
[img]828000[/img]
第二:杨修的“一合之对”
说杨秀没有事业,真的没有冤枉他:没有什么能找到领导的麻烦?曹总理只是写错了字,也不能“一人一口”吃他的零食。但话说回来,这个答案真的非常聪明。聪明的指数:9.5
[img]828001[/img]
三、邓艾的“凤兮之对”
邓艾是一个有才华的孩子。虽然口吃“艾艾”被人看不起,但他仍然可以保持尊严。司马懿曾开玩笑地问他:“艾艾有多少艾?”邓艾能立即回答:“凤凰是凤凰,所以它是凤凰。”使用《论语》中的句子类比,在于其知识的合理使用。巧妙指数:9
[img]828002[/img]
第四位:孔融的“对”
孔融似乎已经成为天才儿童的代名词。当有人认为他只是“小时了,大不一定好”时,他及时反击道:“当你年轻的时候,你一定是这样。”用矛攻击儿子的盾牌使他非常沮丧。聪明指数:8.5
[img]828003[/img]
第五:贾旭的“继承对”属于曹操的所有谋士,除了郭嘉属于贾旭。在回答曹操的继承人时,他首先使用了一种欲擒故纵的方法,但没有回答,然后巧妙地说:“原来,刘景生的父子也是。”袁绍和刘彪都被浪费了,导致了灭亡。这不仅避免了继承人的敏感话题,而且使曹操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观点。这真是一举两得。巧妙指数:8
[img]828004[/img]
第六:钟会的“出汗之对”
钟会出生在一个文化家庭,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当他年轻时遇到魏帝时,他表现出了与普通人不同的气质。他的兄弟是“战斗中出汗如浆”,但他回答说“战斗中出汗不敢出汗”,这充分显示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现场适应能力。巧妙指数:7.5
[img]828005[/img]
第七:诸葛恪的“劝酒之对”
诸葛恪怎么看?他不像诸葛瑾愚蠢的儿子。他是个叔叔。他从小就知道把动物倒在家里。特别是在劝老顽固的张昭喝酒时,要紧紧抓住老家伙的虚伪和面子心理。因为张昭说喝酒不是养生的方式,他指出姜子牙八十多岁还在指挥战争,而张昭在战争中在后面,在宴会上在前面,他怎么能谈论养生的方式呢。张昭非常生气,无话可说,不得不强烈饮酒。聪明指数:7
[img]828006[/img]
第八名:刘备的“失勺之对”
刘大叔不愧为世界上的佼佼者!在曹操这只老狐狸的眼皮底下,很难不露出任何瑕疵。把听到的和失去的钥匙推到听到的和失去的钥匙上,打消了曹操的警惕。刘备对借坡下的驴子是自然和警惕的。巧妙指数:6.5
[img]828007[/img]
第九:陈登的“虎鹰之对”
陈登和他爹都是见风使舵的人,但在乱世中保持他们的“双重间谍”身份并不容易。例如,当吕布故意降曹时,他从曹操那里拿到了好处费,不得不回来向吕布解释为什么没有他的份额,他必须使用一些智慧。他巧妙地用了两个比喻,说饥鹰饿虎只有空着肚子才会伤人,吃饱了就不会进步。也赶上吕布是个白痴,被他简单的骗了。巧妙指数:6
[img]828008[/img]
第十位:张松的“无敌对手”
张松访问曹,原本是弱国向强国求助,但曹操过于傲慢,于是张松杀了他。首先,他展示了难忘的技能,烧毁了曹丞相辛辛苦苦写的孟德新书。然后,曹操夸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时候,他倒了一盆凉水,数着濮阳、宛城、赤壁、华容、潼关曹操的种种悲惨局面。最后,他没有忘记加上一句话:“这一切对世界都是无敌的!“曹操几乎没有生气。这是一个很棒的答案,把很多事实串联起来讽刺对手的谬论。唯一的缺点是,虽然嘴很开心,但几乎导致了杀人的灾难。所以排名第十。巧妙指数:5.5
[img]828009[/img]
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十场辩论:三国第一辩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