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数不胜数。北宋名相寇(961)─1023)他出生在一个家庭。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朝廷的命官,都是学者。他的父亲寇湘博古通今,诗书画都很优秀。他曾中进士甲科,任魏王记室参军(王室秘书)。他被封为三国公(即燕国公、陈国公、晋国公)。寇家可以说是一个富有而昂贵的家庭。不幸的是,寇准九岁时不幸丧父,从此全家陷入困境,靠母亲织布生活,一个富裕的家庭成了贫穷的“草民”。
范仲淹,苏州才子(989─1052)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在唐宰相范履冰之后,父亲范勇曾任宁武军节度掌书记。不幸的是,范仲淹的父亲在出生第二年突然去世,他的家庭突然衰落。范仲淹的童年很穷。他每天只煮一锅粥。冷却后,他被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历史上被称为“粥为食”。幸运的是,范仲淹努力学习,自强不息。26岁时,他考上了金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1007─1073)出身仕宦之家的欧阳观,是一位诚实、仁爱、善良的地方官,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欧阳修4岁时,父亲英年早逝,家庭衰落陷入困境。欧阳修与母亲郑氏投奔湖北省随县的叔叔欧阳烨。幸运的是,母亲的严格教育使欧阳修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做人,努力学习。成年后,他从知识制度专利和翰林学士晋升为中央副使,参与了政治和军事部门,并在政治和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不仅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积极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歌创新运动的领军人物。
明末清初被誉为“姑苏奇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1608─1661)出身名门,小时候家境富裕,天生聪明博览群书,很小就能出口成章咏诗作文,被邻居称为“神童”,家人对他寄予厚望。但世事无常,不久父母双亡,顿时家道中落风光不再。这一变化使才华横溢的金圣叹看透了红尘绝望的仕途,变得狂放不羁,与酒为伍,不同俗气,以读书为乐,以古典为乐,常有惊世骇俗的话语。顺治皇帝曾称赞金圣叹“这个古文高手,不要用时文看他”,胡适先生读完金圣叹评论《水浒传》,称之为“文学怪杰”。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1715)─1763)更是家境显赫,书中描述的“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的历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正是他家的情况。曹雪芹曾祖父曹玺曾任江宁编织,曾祖母曾任康熙皇帝乳娘;祖父曹寅曾担任玄烨的陪读和御前侍卫。后来,他担任江宁编织和两淮巡盐监督皇使;他的父亲曹俯和叔叔曹青也担任江宁编织。作为朝廷重臣,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曹家四次接驾。后来因为在宫廷权力斗争中投错了“靠山”,曹俯被雍正帝视为“行为不端”、“骚扰驿站”、以“赔空币项”的名义下狱。从此,这个极其奢华的“金粉世家”一塌糊涂,沦落为彻底的“破落户”。
鲁迅也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周杰孚翰林出生。他曾在北京担任内阁中书。他家有四五十亩水田,生活富裕。虽然他的父亲周伯宜没有当官,但他也是书香门第的秀才。鲁迅12岁时,他的祖父因科举欺诈被解雇。从那时起,他的家庭就破裂了。这一变化对年轻的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来,他放弃了医生,努力写作。“我用我的血推荐轩辕”,最终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将军”和“民族灵魂”。@ 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官员的工资并不高。除了一些贪官和污吏经常赚钱外,遵守规则的官员几乎没有积蓄。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是普通人对搜查人民脂肪和人民膏腐败官员的讽刺。
以清乾隆年间为例,当时米价约15元/升,现在超市米价2。5元/斤,一两银相当于现在208元人民币。10万两银子相当于2080万元。如果一个知府能有这么大的进项,他家几辈子都花不完。怎么会“家庭衰落”?大多数古代官员没有积蓄,这表明古代经济落后。”GDP“不高,国库空缺,即使皇帝有意增加官员工资以“高薪养廉”,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古代官场薪酬制度:世家豪族如何一步步走向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