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烧香、插花、挂画,被宋人称为四种生活艺术(也被称为“四件事”),是当时文人追求优雅生活的一部分。这四位艺术家通过嗅觉、味觉、触觉和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到艺术领域,丰富内在自我克制和培养。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和注重个人品味的生活态度非常一致,也与当今东方美学的主流意识不谋而合。
点茶:一壶沉香好茶,款待远方朋友
点茶法在宋代很流行。将茶压成粉末后,放入茶杯中注入水,用力搅拌,使茶混合成乳汁,然后饮用。日本抹茶道是宋代的点茶。中国茶道是一门饮茶艺术,深入到日常生活的诗歌和绘画中。乾隆皇帝曾经说过:“你不能一天没有茶。”这句话已经成为茶融入日常生活的最佳写照。
点茶是唐宋时期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也常用于斗茶。它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进行,但也可以单独煎(水)、自点(茶)、自品,它带给人的身心享受,能唤起无尽的回味。
烧香:一缕清香,缓解世俗烦恼
烧香这个词很受欢迎。按俗解,马上就要跟上磕头这个词了。其实烧香这个词没什么区别。似乎烧香要优雅得多。其实只是语言习惯。
这里烧香绝不是指佛寺道观或祭祖等香味,而是为了增添日常家居生活的情调。
[img]826221[/img]
中国使用的香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之前。盛唐时期,调香、熏香、评香已成为一门优雅的艺术,香道文化已成形。宋代的发展达到了顶峰,香文化融入了日常生活,文人们聚在一起品味阅读,同时享受浓郁的香气,同时阅读和谈论。历代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惜香如金,爱香成癖,甚至有文人感叹“无香何为聚”。苏东坡晚年和弟子以沉香为伴,整天烧香作赋,度过晚年。
这是一幅展示民间日常生活的素描。人物是妇女和儿童。在左边的桌子上画陈友香炉和瓶子,还有一幅钢琴、三轴画和一本书,可以看出四件事和四件艺术的普及。
插花:一盆理念之花,品味各种生活
中国插花艺术始于隋朝,主要用于祭坛佛前的花卉供应。唐代,花卉艺术在宫廷中非常受欢迎。到了宋代,它更受普通文人的欢迎,发展非常繁荣。宋代插花艺术突破了唐代的宏伟,追求线条之美,内涵重于形式,体现了插花者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节操,被称为“思想之花”,对后人的花艺风格影响很大。
插花这个词现在应该很流行。在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中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插花了。至少唐朝以前出现在中国,有些人甚至认为它是在汉朝,无论何时,它都相对简单,主要与牺牲或崇拜有关。说相对简单,除了指花的搭配,插花的花器也很简单,基本上是借用日常生活用具。
挂画:一幅行云字画,寓藏山水美景
“挂画”最早是指挂在茶会座位旁的关于茶的相关绘画,演变为宋代。挂画主要改为诗、词、字、画的卷轴。文人讲究挂画的内容和展示形式,作为家居欣赏或雅集活动的重要活动。
挂画也是一件优雅的事情,估计大部分不懂的人都是。根据目前的现象,不管有没有文化,不管有没有品味,在家挂几幅画似乎很常见,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原因。宋代以前,大部分画都是画在墙上的,现在叫壁画。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它们与建筑融为一体,如画龙点睛。可移动的画在室内,属于画在或挂在屏幕上。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了许多著名艺术家的壁画,如吴道子等,都以画壁画而闻名。同时,我们现在称之为四、六、八、十、十二个屏幕的垂直轴,其中许多是古人在屏幕上安装的产物,然后取下轴。过去,唐朝以横轴手卷的形式方便收藏和欣赏,五代竖轴出现。宋代小册页也很受欢迎。我们想说的是,在此期间,人们将画框成垂直轴,作为家庭欣赏或优雅活动欣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展示这幅画,挂什么场景,挂什么画都很讲究。据说不应该是敌人,至少要培养一个熟练的仆人来负责。
烧香注重嗅觉之美,品茶注重味觉之美,插花注重触觉之美,挂画注重视觉之美。四艺合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优雅魅力。
宋代文人的生活优雅:点茶、烧香、插花、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