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汉字文明?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历史上讲汉语的文明很简单。简而言之,就是中国文明。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理解。@ 汉字文明不等于汉字文明。作为一种口头语言,汉语应该远远早于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即使在汉字书面语言发明之后,也远远不能取代口头汉语作为文化现象的独特意义。众所周知,中国各地的方言不仅在发音和语法上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特殊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格。这些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是中国文明具体生动的体现,但一般不能称之为汉字文明。
@ 汉字文明不等于中国文明。虽然世界上许多民族不说汉语,但汉字是他们书面语言的最重要来源。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天的日本。日语虽然属于阿尔泰语系,但并不妨碍其以汉字作为书面语言的主要来源。此外,在今天的韩语和越南语中,大约60-70%的成分来自汉字。在古代,朝鲜和越南长期以来一直以汉语为官方语言,汉字是所有学者在几千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共同尊重的唯一书面语言。在发明了自己的文字后,他们以新的方式拼写了大量他们接受的汉字(类似于我们用汉语拼音拼写汉字),导致今天看不到原来的汉字。然而,从汉字转换而来的新词,无论是发音还是意义,都与原汉字相似或一致。可以想象,汉语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对这些民族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规章制度、文学艺术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将日本、朝鲜(包括南北)和越南等国排除在汉字文明之外显然是不合理的。
@ 要搞清楚汉字文明是什么,首先要搞清楚汉字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在历史上有多大的影响。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立刻发现汉字不仅是历史上中国人自己的语言,也是东亚、北亚甚至南亚几千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语言之一。汉字不仅是朝鲜、越南、日本等一些活着的民族的书面语言,也是许多早已消亡的民族的书面语言或书面语言之一,并长期使用。历史上很多民族,如匈奴人、突厥人、鲜卑人、契丹人、西夏人、女真人、漠河人、高句美人、百济人、星逻人、蒙古人、琉球人、满人等。,都以汉语作为其官方语言或最重要的书面语言之一,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许多少数民族官方记录历史事件和外交活动的主要语言。今天,这些国家或其一些国家已经不存在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汉语作为一种书面语言,深刻地塑造了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制度、文化等。
[img]819936[/img]
所以,汉字绝不仅仅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历史载体,它还承载着整个东亚、南亚、北亚许多生死攸关的文明。当我们在契丹墓中看到用汉字写的官方文件时,当我在考古发掘中看到公元6世纪前的高句丽王碑时,当我们在韩国景福宫看到朝鲜国王美丽的汉字书法时,当我们读到日本学者用美丽动人的古代汉语写的古诗时,我们不禁感叹汉字作为古代书面语言的巨大魅力和卓越的历史贡献。所以,汉字的简化,使人们普遍怀疑今天的中国文化不能成为汉字文明最典型的象征,也不能说是不合理的。
那为什么汉字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为什么要接受这么多不同的民族?在这方面,人们可能会说,这与古代中国王朝的巨大影响有关。当然,这是对的。然而,古代有许多有影响力的王朝,其中许多比中国王朝更有影响力。为什么他们的语言没有同样大的影响力?此外,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王朝都不是由中国民族建造的。他们不想或不想成为“中国王朝”。然而,尽管他们在军事上征服了中华民族,但他们在文化上被中华民族征服,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追随者。中国古代王朝(大帝国)为汉族文化的广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如果不是中国文化本身的内在魅力,你可以想象中原崛起的新帝国,每次都代表一种新的不同文化,甚至不同的语言,就像亚洲和欧洲历史上消失的许多帝国一样;每种文化的影响都会随着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因此,我倾向于认为汉字的巨大力量与它所代表的文化的伟大力量有关。
不朽的盛事:汉字文明的历史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