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为什么晋国在假道伐郭之战中取得成功?

晋军的胜利在于它能做到“必胜之兵必隐”,巧妙地用借道的假象掩盖自己 攻灭郭、虞的真实尝试。“兵不厌诈”,晋国君臣深知奥秘,能保证自己
以强击弱,以大攻小战略意图实现。在实施“借道”战略的过程中,晋国君臣也可以 针对虞公贪利爱财的弱点,诱之以利,迷惑其心智,使敌人始终由自己牵着鼻子走,无所事事
所作为。

虞国的失败,首先是国力和军力远远没有被抓住,所以成了晋国敢于觊觎的对象。其次是 最高统治者虞公昏昏欲睡,贪图眼前小利,破坏与郭国的战略联盟关系;又文过饰非,
拒绝建议,最后把狼带进屋里,自责。@ 与上两点有关的是,虞国对晋国灭郭后 没有注意到新的战略趋势,放松警惕,不作警惕,以至于晋军突然发动攻击,没有时间抵抗,
束手就擒。 假道灭郭之战体现了丰富而深刻的军事斗争艺术,因此受到了历代兵家的广泛关注。

[img]820064[/img]

历史上,晋假路灭郭之战往往被一些人模仿,成为强弱大吞小过程中常用的“一石两鸟”战略手段。这场战争所反映的唇亡牙寒的道理,也为后世兵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比如北宋赵匡胤的“假道荆湖”,占领荆湖,摧毁南平和武平。另一个例子是,北宋被金国用此计与宋联合灭辽,最后也被金国灭辽。南宋没有从北宋灭亡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教训,反尔被蒙古用来联合灭金,最后灭亡。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毅然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战争,直到胜利,这是另一种唇亡牙寒的方式。


解密:为什么晋国在假道伐郭之战中取得成功?解密:为什么晋国在假道伐郭之战中取得成功?

,,

  • 毛遂简介: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毛遂是怎么死的?
  • 导读:毛遂,东周战国时期赵国人,是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三年未露锋芒。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 揭秘:秦穆公的名字叫什么?他是如何登上王位的
  • 秦穆公虽然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是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却并不低,秦穆公的人品相当高尚,其人也特别具有魅力。他是个特别具有远...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假道伐郭简介,它来自哪个典故?
  • 两者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 【注释】 ①在两者之间,敌人威胁要服从,我假以势:假,借。这句话意味着...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附着在别人的尸体上复活。后来,它被用来比喻已经死亡或衰落的东西,并以...

  • 成语[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哪些历史故事?
  • 【成语】: 偃旗息鼓【拼音】: yǎn qí xī gǔ【解释】: 偃:仰卧,引伸倒下。放下旗帜,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藏行踪,不让...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计划魏救赵
  • 第二计 围魏救赵 这个指的是围攻魏国的都城来拯救赵国。现在用包超敌的后方强迫它撤军的战术。 【原典】 敌不如分敌,敌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