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计 围魏救赵
这个指的是围攻魏国的都城来拯救赵国。现在用包超敌的后方强迫它撤军的战术。
【原典】
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注释】
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击集中的敌人,最好在战斗前分散。
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击。句子意味着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释义】
攻击力量集中、实力强大的敌人,最好在攻击前削弱强大的敌人。攻击敌人的强大部分比攻击敌人的弱部分更有效。
【浅解】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与强敌作战,要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造成敌人死亡。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因此,齐救赵 孙子说田忌说:“夫解杂乱纠纷的人不控拳,救斗者,不打架,批亢捣虚,形格势禁,自作解耳。”
【解析】
与敌人作战,如治水:敌人势头强劲, 要避免冲击,比如用疏导的方法分流。对于弱敌,抓住机会消灭它,就像筑堤围堰一样,不让水流走。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要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解开,不能握紧拳头打;为了解决斗争纠纷,我们只能说服和参与。对敌人,要避实就虚,攻其关键,使敌人遭受挫折,受到约束,围困可以自解。”
【故事】
赵国在公元前354年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卫国。卫国原本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为亲属赵国,魏惠王忍不住很生气,于是决定派庞涓去讨伐赵国。庞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攻入赵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成侯,赵国君,一边尽力坚守,一边派人到齐国求助(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假装是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然而,军队直接绕着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不得不迅速反国救援。魏军是一位疲惫的老师,怎么能打败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老师呢?大败。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计划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