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南京萧景墓石刻曾被拓印成[花脸] 迫切需要有效的保护

萧景墓神道石刻,一件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并不乐观

萧景墓神道石刻位于荒地

萧景墓神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大道十月村南侧,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昨天,《南京晨报》记者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的情况令人担忧。

沿着栖霞大道旁边的一条泥路走进去大约100米,石刻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条小路把两座南朝石刻分成了路的两边。道路东侧的田野是南朝梁萧景墓的邪恶石刻。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被伤痕累累。石刻周围是一条充满污水的小沟。道路西侧是神道石柱,文物部门在石柱边缘安装了避雷针,以保护石柱。石柱附近有许多沟渠。离石柱不远的地方是干芦苇沟。有人在这种蔬菜后被有关部门禁止,但现场仍有许多蔬菜没有根除。路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景墓神道石刻”,后面写着萧景墓神道石刻的介绍。

[img]817210[/img]

文保部门表示,石刻保护一直在进行中

据江苏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石刻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省市文物部门非常关注,已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保护,并委托其下属单位文化遗产研究所起草具体保护计划,保护“小墓神石刻”。

这里的文化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最近,文化保护单位附近的道路已经扩大,这两个石刻被围起来,并用栅栏安装了监控。南京市栖霞区文化广播局、公安局联合在附近竖立了“文物保护警示”标志。目前,栖霞区文化广播局文物科工作人员每周两次到现场检查现状。同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每天向区文化广播局拍摄石刻现场图片,防止石刻损坏。但附近市民认为,这些保护措施只停留在表面,“萧景墓神道石刻”并不乐观。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有效地保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萧景墓石刻曾被拓印成[花脸] 迫切需要有效的保护南京萧景墓石刻被拓印成[花脸] 迫切需要有效的保护

,,

  • 杨迪皇帝在历史上被妖魔化 建设开拓工作被忽视
  •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舒家平在讲座中介绍了杨迪皇帝墓的最新发掘和研究成果。自2013年发现杨迪皇帝墓以来,...

  • 包公遗骨今何在?部分头盖骨保存在安徽省
  • 2015年初,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开始关注“包公遗骨”,欲破译包公基因密码,此前该研究团队首次确定曹操家族DNA类型,受到...

  • 扬州杨迪皇帝墓的考古发现很重要:萧后冠饰有棉花
  • 昨天下午,本报与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博物馆协会、扬州市博物馆共同策划的“扬州博物馆讲堂”在扬州市双博物馆讲堂举行了第1...

  • 发现了2000年的微型金银纸卷 藏在墓主护身符里
  • 据外国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科斯托拉茨发现了微型金银纸卷。 据报道,在人类墓地旁边发现了这些非常小的纸卷...

  • 成都医院挖出唐代摩诃池 杜甫曾在池中划船
  • 早在1000多年前,摩诃池就让诗人杜甫和许多其他作家划船,“陶醉,不知道回家的路”。摩诃池是梵语,意思是“大多数龙”。2014年...

  • 海昏侯刘贺的牙齿保存完好,DNA送检,或口含玉玺
  • 南昌,5月5日,新华社 记者最近访问了南昌西汉海侯墓建筑工地,了解到刘贺墓主棺已进入后期清理阶段,提取了“刘贺”字样的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