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完成于1400多年前,当时雕板印刷还没有出现,所有书籍的传播都是通过传抄来实现的,《水经注》也不例外。
钞本及流传
《水经》写完后不久,道元就被杀了。当时,这部作品中有几种纸币,这是未知的。隋统一全国,整理国家藏书。《隋书·经典》记录了《水经》一书中的纸币,纸币数量为40。这是一本完整的书。这也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水经》纸币。
唐代取代隋朝后,《水经注》成为唐代的国家藏书,《旧唐书经》和《新唐书经》被记录为40卷。从唐朝五代到北宋初,《水经注》的钞本仍然是足本,代代相传,作为历代的国家藏书。(国家藏足本)
北宋景佑年间(1034-1038),崇文院(北宋朝廷藏书库)整理藏书,编制《崇文总目》,《水经笔记》录入35卷。从此,北宋以前的一些类书和地理书籍引用的《水经笔记》中的泾水、沱沱水、(北)洛水等文章就消失了。(国家藏残本)
其实《水经注》的钞本并不是历代朝廷所独有的,也是民间流传的。我们不知道隋朝以后是否从朝代流落民间;不确定是足本还是残本。可以肯定的是,唐末,《水经注》已经被普通知识分子看到。唐代诗人陆龟蒙有一首诗“山经水疏不离身”,说明《水经注》已经有了民间钞本;在北宋,这本书只会在民间传播得更广泛。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有一篇文章“李元以为自己下了深潭……”,引用了一整段《水经注》。然而,这些钞票早已消失了。从宋代钞本中钞票的笔记本,也从未听说过。元代没有钞本流传。(民间钞票)
在明代汇编的《永乐大典》中,《水经注》被钞票记录下来,这张钞票一直流传下来,我们称之为“永乐大典本”。这是现存最早的《水经注》钞本,我们都知道。除了“永乐大典本”,明代还有一些李学家的私人钞本。刘大中的影宋校本和赵琦美的三校本都比较有名,后来都失传了。现存的明钞有两本,一本是稽瑞楼的藏钞,从宋元的写刊中出来,有清人何焯、顾广岐等校跋,现有的北京图书馆;一个是朱希祖海盐的旧藏,也是宋本的钞票,包括王国维、张炳麟等校跋。此外,天津人民图书馆还隐藏了一本名为“练湖书院钞本”的明钞残本,仅存卷21-24
[img]817286[/img]
清代最著名的《水经注》钞本是天津人民图书馆藏的“小山堂五校钞本”。这是一本完整的清钞书,卷首了“戊午夏黄病翁五校毕志于首”的题词,可见是乾隆三年(1738)年全祖望33岁时的作品。除了正文,还有很多批注,要点与赵一清的《水经注释》相结合,可见是赵一清写的。这张钞本熔二人业绩在一炉,是李学界的宝贵遗产。(清钞本)
刻本及流传
《水经注》出版于北宋中后期。根据已知信息,《水经注》的第一本出版物是成都府学宫刊。出版和印刷时代不得而知,早已消失。第二本出版物在北宋元佑两年(1087年)也消失了。此外,北京图书馆还收藏了一本不完整的南宋出版物,内容不到整本书的三分之一,这是唯一一本现存的宋版《水经注》。
明朝以后,雕刻板印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版了许多出版物。到目前为止,明代出版物包括嘉靖13年(1534年)的黄省出版物,以及万历13年(1585年)年吴关以元佑2年为基础的刻本。最著名的出版物是万历43年(1615年)朱谋伟校勘的《水经注》,这是《水经注》出版物历史上的名本。
在《水经笔记》的基础上,清初许多李学家进一步认真校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期刊。特别是乾隆年间李学研究进入全盛时期后,先后出版了两本超越前代的佳本:一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出版的《水经注释》。根据清代著名学者王先谦的评价,这本书是赵一清“多年苦心考试”的杰作。《水经注释》出版后,接着是武英殿聚珍本,即所谓的“殿本”。继殿本之后,出版了全祖望的《七校本水经注》,其基础是一本叫“双韭山房校本”的家传本。《七校本水经注》在他死后的光绪14年(1888年)出版。不幸的是,这本书在印刷前被校勘错误,从而影响了这本书的声誉。
李学史上,《水经注》的最后一本刻本是王先谦的《合校本水经注》,发表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以殿本为基础,注释了朱谋玮的《水经注》、赵一清的《水经注释》和孙星衍等校本的成果收入,这是一种受欢迎的佳本。
其它版本
清末,18世纪末出现在欧洲的石版印刷被引入中国。此时出现了大量的石印书籍,包括《水经注》。光绪20年(1894年)长沙宝华书局石印的毛巾箱本《合校水经注》,即石印本。
铅印是一种流行的印刷技术。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几本铅印本《水经注》:一个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系列杂志》,由殿本排版;一个是中国图书局出版的《四个准备书》,由校本排版。这两本铅印本《水经注》对这本书的流行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普通的原稿和钞票很容易制作成铅印本,但对于一些带有珍贵注释的文本,只有影印。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永乐大典》和《水经注》,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影印。《永乐大典》本《水经注》的出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出版社还出版了另一本巨大的《水经注》,这是杨守敬和熊会贞合写的《水经注疏》。遗憾的是,他们的定稿本被盗卖,至今下落不明,只有早年的钞本流传。1957年,中国科学院影印了他们的早期钞票,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二部《水经注》。1971年,台北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他们早年的另一部钞本,这是中国第三部《水经注》。
解密:水经注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中是如何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