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一直是一个谜,让无数人着迷。这种独特的运输工具是诸葛亮在北伐期间为解决大军粮草运输而发明的。它的载重超过400公斤,行程可达30英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运输工具消失了。至于木牛流马是什么样的工具,几千年来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
[img]783252[/img]
木牛流马确实存在,记录在诸葛亮集中,并记录了其详细的制作方法和附图。然而,随着竹简的老化,大多数附图丢失,字迹模糊,错位。经过几次复制,原文更加不完整和错误。此外,文章中混合了方言,这使得后代难以理解,最终使恢复工作更加困难。
《三国演义》中对木牛和流马的描述与上帝的描述相同。它不仅可以吃喝,还可以旅行。这种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工具,类似于永动机,显然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只能被视为小说家的捏造。
现有的主流意见如下: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样的运输工具:
《宋史》中看到了木牛流马是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汉代木制独轮车叫鹿车,改进后叫木牛流马。木牛有前辕,行进时人或牲畜在前拉,人在后推;流马没有前辕,行进时全靠人推。蜀地位于西南角,蜀道崎岖,马匹等牲畜有限,粮草运输只能靠人力,这种独轮车应运而生。然而,这种独轮车的机械原理非常简单,诸葛亮的技能也不那么平庸,更不用说木牛流马书了。
[img]783253[/img]
另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种独特的自动机械。据《祖冲传》记载,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好的自动机械。可以推断,三国时期使用齿轮制造自动机械是很常见的。备受推崇的木牛流马不可能是汉代现有的独轮车,也可能是利用齿轮原理制造的自动机械。不幸的是,祖冲之在后代没有任何实物和细节。
第三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种独轮车和四轮车。木牛有前远,一脚四脚,一脚是指大车轮,四脚是前后两侧安装的四根木柱;流马前后四脚,即改进的人工四轮车。
[img]783254[/img]
结合蜀国的环境,从川西到秦龙,沿途有平原和山区,特别是四川的蜀道,又窄又危险。木牛重量大,行驶缓慢,更适合在温和的道路上运行;流马有四轮,专门用于山区运输,特别是在栈道上,方便通过。
如今,民间制作的木牛流马种类繁多,学者们对木牛流马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只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木牛流马真的这么好用,应该大力推广,广泛传播,但为什么会丢失呢。木牛流马的使用似乎也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木牛流马这么好用 但为什么还是失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