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西藏南部门角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家里几代人都相信宁玛派佛教。康熙36年(1697年)被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仪式。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除,据说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押解途中圆寂。
[img]774804[/img]
3岁时,仓央嘉措开始在巴桑寺正式学习佛教。五岁时,他开始学习单词。第一天,他熟练地掌握了30个字母,并可以上下添加单词并逐一拼写。7岁学佛法,8岁开始学吐古拉、《诗镜注释》等。在康熙36年(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仓央嘉措已14岁。时年九月,从藏南迎来拉萨,经过浪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年)为师,剃发被沙弥戒,取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在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仪式,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在布达拉宫,仓央嘉措受到严格监督学经修道。他经常走出院子放松,而那些老经典老师也跟着他,恳求他继续学经,生怕被第巴骂。仓央嘉措出生在一个红色教育家庭。红色教育规则不禁止僧侣结婚生子,而黄色教育规则不禁止僧侣接近女性,更不用说结婚结婚了。仓央嘉措很难适应各种规则和戒律的繁文缛节。
[img]774805[/img]
虽然仓央嘉措有达赖喇嘛的名字,但他没有实权。长期以来,达赖喇嘛一直独掌大权,只能作为傀儡存在。生活被囚禁,政治被摆布,仓央嘉措内心抑郁,干脆放纵。这不仅是因为他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也是因为他故意反叛强加的戒律和策略。正如他著名的诗所写:“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国王。在拉萨街头流浪,我是世界上最美的情郎。据传说记载,他一到晚就化名达桑旺波,以贵族公子的身份在拉萨街头的餐馆和住宅中徘徊。后来,他“穿着丝绸和缎子,戴着戒指,留着长发,沉迷于歌舞和宴会,晚上住在宫外女人的家里。”
据说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之前,在家乡有一个美丽聪明的意中人,他们整天相伴,耕种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进入布达拉宫后,仓央嘉措厌倦了深宫单调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刻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和美丽的情人。他经常微服夜出,遇见情人,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一天下了大雪,一大早起床,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出门的脚印,便沿着脚印寻找,最后脚印拉进了仓央嘉措的宿舍。随后,铁棒喇嘛严惩了仓央嘉措的个人喇嘛,并派人处死他的情人(也有人说他只是把他的情人赶出拉萨,放逐到远处),并采取严厉措施关闭仓央嘉措。类似的浪漫传说还有很多,但都以悲剧告终。
[img]774806[/img]
也许在佛教僧侣眼里,他是一个私生活被侵蚀的喇嘛,但在人民心中,他是一个洒脱、慈悲、深情、无可争辩、高贵的活佛。他是一个活佛,以自己的方式验证了佛教的深度,用自己的生活实践了佛教的真正意义;他不仅没有限制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而且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了许多挥之不去的“情歌”。仓央嘉措虽已远去,但他的情歌,直到今天还在流传。
为什么私生活被侵蚀的僧侣成为最高贵的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