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正是因为清军武器装备不好,才一败涂地。真的是这样吗?

每次提到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人们都会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是因为清军武器装备不好,但事实是这样吗?相反,清军的装备不仅不落后,甚至相当精良。在这个节目中,虎哥会告诉你八国联军时期的清军装备。

在八国联军到来之前,清政府在清军的装备上花了很多钱。当时是小口径无烟火药、铜被子弹弹仓库步枪淘汰单发步枪、黑火药纯铅弹连发步枪的时候。

清军武卫军大部分已经普及了毛瑟、曼利夏等小口径步枪,而八国联军中的美军仍然使用落后的铅弹步枪。根据1900年天津附近武库联军缴获的中国新军事物资报告,口径87mm的36门克虏伯大炮大部分仍装在箱内。

[img]701154' />

60门克虏伯大炮,直径70mm。直径57mm的42门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器枪。42门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枪,直径47mm。10门速射器枪,直径37mm。20门小直径速射器枪。最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有3万支。

3万把刺刀、军用品等,价值约250万英镑。光是这种先进的装备就能让联军看到一身冷汗。如果把它放在训练有素的军队手中,联军可能会死十几次。

英国公使在政府的报告中说:“曼里彻卡宾枪的类型甚至比在中国作战的奥匈部队更新;克鲁伯大炮肯定比德国所有的大炮都更先进。”

只用了十天时间,联军区16000多人一路飙升,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攻占北京。沿途北京守军武卫军、神机营、神虎营、满蒙亲军等不少于3万人的兵力一触即溃,那么为什么清军在如此新的装备下依然一触即溃呢?

[img]701155[/img]

事实上,这不是外国人的船强炮利,而是我们已经积累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缺点,军队士气低下,每个人都想吃饭,没有家庭和国家的概念,军队没有组织和纪律,军队内部的矛盾,见证兄弟部队的血腥斗争,即将被摧毁。

“武卫右军”带领袁世凯坐山观虎斗,没有帮助。英国人濮兰德评论道:“中国官兵没有联合力量,没有勇气任务,缺乏爱国主义,不断畏缩,无法振奋。”。

这句话不偏不倚,真的是当局的粉丝,旁观者也很清楚。中国不仅需要师夷长技,还需要师夷的思想。只有从骨子里彻底改变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才能真正让这个古老的国家焕发活力。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读历史是明智的。它就像一面镜子,警告我们过去的得失。我们应该学会吸取教训,以免重复过去的错误,使我们的复兴之路更加稳定和坚实。


正是因为清军武器装备不好,才一败涂地。真的是这样吗?正是因为清军武器装备不好,才一败涂地。真的是这样吗?

,,,,

  • 清朝历史揭秘:从西太后坐火车看慈禧的权力意识
  • 大清改革师西人制西人,这是改革的初衷,大清不想真正改革制度。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西太后等高层太意识到光靠学习西方人的...

  • 英国海军司令贝蒂简介:日德兰海战的胜利保证
  • 这位总是喜欢戴军帽的帅哥被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闪亮的海军将军。这位绅士喜欢冒险,勇敢地赢得了三名冠军。他充满活力。...

  • 为什么李鸿章在晚清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 东方的“俾斯麦”李鸿章:1896年6月11日,李鸿章离开俄罗斯前往德国。13日,他乘火车抵达德国柏林,住在凯撒大厦。在德国,迎接...

  • 走出帝制:皇帝走了 为什么将军们留下来?
  • 1918年11月9日,星期六,天气晴朗。柏林市民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祖国”(Vaterland)——由伟大的威廉一...

  • 希特勒迅速登上德国历史舞台:魏玛政权的混乱
  • 判断德国走向独裁的一个棘手问题是:谁是独裁者?是希特勒吗?或者,只是希特勒吗?如果德国的决心和独裁倾向只是一种文化趋...

  • 索尔战役双方是谁?战前布阵怎么样?
  • 洛林亲王指挥的4万名奥地利军队在菲特烈面前,在布尔克斯朵夫面前排成战列,准备展开决战。 奥地利左翼的快速军团由罗布柯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