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原名卫鞅、公孙鞅。卫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从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尸子那里学习刑名。
[img]697649[/img]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弱国。所谓弱国没有外交,“六国卑秦,不与之联盟”,看不起秦国。就连权力架空的周天子也懒得和秦国说话。“诸侯卑秦,丑莫大”!于是,21岁的秦孝公嬴渠梁决定努力工作。他颁布了求贤令,决心改变发展方式。商鞅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秦国,很快被秦孝公重用,主持了变法。
通过一系列政治、法律和经济改革,卫鞅使秦国成为一个富裕而强大的国家,历史上被称为“商鞅变法”。《史记》说,商鞅变法“行了十年,秦民欢喜,道不捡遗,山不贼,家给人足”。
[img]697650[/img]
经过卫阳的两次变革,秦国国力强大,确立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秦孝公命令卫阳指挥,带领秦军恢复了以前被魏占领的失地河西,大大提高了秦国的政治地位。卫阳被称为商鞅,因为他在河西战役中取得了立功,并被授予商业十五邑的称号。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王子司即位,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诉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跑被封锁,被迫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攻打郑县。秦王派兵讨之。商鞅战败后死于同一片土地。他的尸体被带回咸阳,被判车裂。
商鞅死后,秦惠王继续执行商鞅的新法律,并命令任何人不反对或试图修改新法律。那么秦惠王为什么要杀商鞅呢?是相信公子虔诚还是为了发泄私人愤怒?
[img]697651' />
“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说初令之不便。于是王子违法了。卫鞅说:‘法之不行,自上而上。’将法王子。王子和君嗣也不能受到惩罚。他们惩罚他们的傅公子虔诚和他们的孙贾。明天,秦人会下令。”
秦惠王仍然是王子,违反了新法律。商鞅以墨刑判了他的两位大师,割断了他的鼻子。从那时起,他冒犯了王子和公子虔诚。
商鞅惩罚公子虔和公孙贾,无非是为了树立威望,就像他第一次改革时立木相信一样。据说秦惠王应该能够理解,新法确实让秦国变得强大。他坚持杀商鞅绝对不是耳朵软,听公子虔的话也不是为了发泄私愤,而是为了摆脱一个大的心腹问题。
[img]697652' />
《战国策》记载,秦孝公病危时想传到商鞅,商鞅拒绝接受。秦孝公是真心禅让吗?事实上,这些都是例行公事,就像刘备在三国时期孤独时对诸葛亮说的,阿斗可以帮助你,但不能帮助你。一个是测试它的忠诚度,另一个是买人的心。秦孝公虽然在商鞅变法时给予商鞅充分的信任和权力,但并不意味着他从心底里永远信任他。曾国藩曾评论道:“到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骗,苟以取强。”
变法之初,商鞅得罪了秦国许多姓嬴的宗族,对平宗的愤怒可能是秦惠王杀害商鞅的表面原因。事实上,当时商鞅在秦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家家户户都知道商君的法律。就像他父亲秦孝公去世时的想法一样,惠王对商鞅很担心。此外,公子虔等人造谣说商鞅打算造反,这使得秦惠王下定决心要除掉商鞅,摧毁他的家庭,巩固他的权力和地位。
[img]697653[/img]
商鞅执法严厉。他每天在渭河边处决700名囚犯。因此,河水变红了,哭声惊天动地。他严格执法和滥用酷刑的行为引起了普遍的怨恨。《旧唐书》甚至称商鞅为酷官。商鞅的新法,包括滥用酷刑,一直被秦国使用,这也是秦朝成立后不久灭亡的原因之一。
商鞅的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为什么要被车裂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