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亳之命”是夏末发生的历史事件。商汤从旧都商丘北迁至景亳,又称北亳、蒙亳。商汤在这里告命天下,征服四面八方,最终摧毁夏天。
“景亳之命”的“命”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左传》称夏启诸侯大会为“享”,称周武为“誓”,称商汤为“命”?主要原因如下:
1、夏启的“享受”解决了夏族内部权利纠纷的问题,商汤的举措是改朝换代的真正“革命”。《周易》包括:“汤武革命顺天而为人。革命的时候太大了!”成汤灭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有文献可考的“革命”。在我看来,“景波之命”的“生命”首先有这个意义。
有人会说,周武的“武王伐周”不也是革命吗?这是革命,但这不再是第一个。善于用“左传”这个词来表扬和批评,只为商汤的诸侯大会使用了“生命”这个词。
其次,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王权天授”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换句话说,任何揭开革命旗帜的人都不会“受命于天”、以“为天伐无道”为口号,商汤是最重视宣示自己坚持“命运”的帝王。
第三,从战略角度来看,夏启专注于用祭天享神来团结诸侯;周武专注于与诸侯的盟誓。孟津之又称“盟津”,是“孟津之誓”的注脚;商汤巧妙地运用了宣告“受命于天”的策略,并向上帝“请命”、“受命”,转而“命”、“帝命”向天下诸侯发号施令。商汤推翻夏杰之举的合法性是“景亳之命”的主题。
古代典籍可以证明这一点。至于汤齐,帝命不违。"(诗·商颂·长发);“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诗·商颂·玄鸟》);"赫赫成唐(汤)...溥受天命,克伐夏祭。"(叔夷钟)"汤乃命汤于宫,受夏之大命...属于薄(亳)的侯命。"(墨子·非攻)..这样的例子很多,不需要一一列举,所以看《左传》这个“命”的使用,真的很合适。
为什么商汤要在“景亳”中选择举行诸侯大会的地点?
[img]692074[/img]
夏启召集诸侯祭天享神的地方是“钧台”,这也很有用。我们从大量的文献和现代考古学中了解到,嵩山南部是夏族活动的老地盘。据《尚书》明确记载,夏禹的父亲曾被封为“崇伯”,封地就在这里。嵩山本名“崇”,又名“松”、“嵩”。从嵩山南部的禹县、“禹王锁蛟”等地名来看,《尚书》所载应该是可信的。夏启之将在该地区核心的“钧台”召开诸侯大会,旨在宣布此举“师出名”,这是为了贯彻夏族先王的意志,这是显而易见的。
还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钧台”是一个具有精神崇拜偶像作用的地方。
[img]692075' />
现在有很多人试图解释“君台”,但没有多少人是合理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说它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有些人甚至得出结论,“君台”是夏朝的监狱。这真的让人不知所措!例如,在历史上,皇帝或后妃被软禁(这也应该是“囚犯”的性质)。这座宫殿能被视为监狱吗?
作者对“钧台”有不同的认知,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钧台”应该是一座礼法建筑,具有当时最高的礼法意义,象征着诸侯心目中的天子威权。
众所周知,古代象征帝王权力的建筑主要有都城、宫殿。事实上,在早期,祭台也是这个象征。孟津有“会盟台”,据说是周武孟津誓师的遗址;《左传》中提到的晋文“践台之盟”都说明了这一点。“钧台”应该是夏族在“老区”规模大、规格高的祭台。它是夏人通过祭天、祭祖、享神来宣示礼法的至尊圣地。“钧台之享”其实是“斗法”的策略。
景亳命中的命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商汤会选择这个会议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