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大禹取得了什么成就,让他得到了舜的重视?

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

天子的声威教化甚至达到了沙漠的边境。

于是,帝舜召集各部落酋长举行隆重祭祀。在祭祀仪式上,他给了禹一块黑玉圭来表彰他的成就,并向世界各地的人民宣布了治水的成功和世界的伟大治理。不久,禹被封为伯,以夏(今河南登封县)为封国。

帝舜在位33年后,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帝,让他成为帝位的继承人。又过了17年,舜在南巡中去世。舜死后,禹守孝三年,依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把帝位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到阳城。但“天下诸侯都去商均而朝禹”(《夏本纪史记》)。于是再次立天子位。在嵩山阳城(河南登封县高成镇)建都,南面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国名为夏后。

据史书《元姓汇编》记载,大禹建立夏后政权后,追封了祖先的遗民,给了土地和姓氏,并说:“我们应该尊敬地把道德放在第一位,不要违反我天子的各种措施。”朱于唐分封丹,分封商均于于于于。改变日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禹帝立为天子后,以高陶为帝位继承人,向上帝推荐他,并将国政授予他,但高陶在没有继任的情况下死亡。余把高陶的一些后代封在英国和六个地方,一些封在许地。后来,他用好处把国政授给了他。

[img]126767[/img]

禹铸九鼎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前往涂山(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部),在那里会见世界各地的诸侯,献上丝绸向他们致敬。为了纪念这次盛会,“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班固《汉书郊祭志》)。也就是说,接受九州牧守所贡献的青铜,铸造九鼎。提前将全国各地奇异的山川画成图形,然后刻在三脚架上。

九鼎铸造,一直有各种各样的传说。首先,泰帝(太昊)制一神鼎,取统一之义;黄帝是宝鼎三,象征天地人;禹铸九鼎,划“九州”,是禹作为天下共主、建立政权的象征或象征。九鼎被置于宫门外,以显示夏王成为九州之主,实现世界统一。后来,九鼎被神化为获得“命运”的地方,成为统治阶级权力的象征。夺九鼎,也成了后世皇帝有意识的战争行为。夏商周三代,“九鼎”被视为国家神器,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人们心目中甚至超过了首都的地位。首都可以选择另一个地方搬家。如果鼎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比如商汤灭夏,“鼎迁于商”,就是夏朝灭亡和商朝建立最合法的标志。周武王伐殷而得九鼎,也标志着周人取得政权的合法性,鼎成为王朝政权的象征。自周初以来,青铜鼎是专门用来烹饪和盛放祭祀的肉类,神圣可见。周礼还规定,君臣按等级有不同数量的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医生五鼎、士三鼎,不可逾越,逾越为罪。春秋后期,随着周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觊觎九鼎。雄心勃勃的楚庄王曾带兵到周朝都城洛邑,向周定王的使节询问九鼎的轻重大小。“问鼎”成了夺取世界的代名词。

战国后期,周王室奄奄一息,秦齐等大国为了争夺九鼎,不惜兵役相遇。周灭亡前后,据说九鼎沉没在泗水渊底。秦始皇出游彭城后,派人下水打捞,未能如愿。九鼎作为权力的象征,从此在历史上消失了,不知所措。

涂山之会

禹继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经初具王权性质。他要求高陶在治水过程中专门处罚,并制定了一些规则。如果各氏族部落不听命令,他们将受到惩罚。传说西部和禹同族有胡氏,好战而不服禹。禹采取了一边用兵征服,一边用德政教化的策略,使有胡氏最终臣服于禹。东南地区古称“九夷”,即九大部落。禹为加强统治,多次走访该地区,传播中原文化和礼教,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礼貌。

禹时代,有两场决定性的战争:与前期部落首领共工(共工是一个部落名,与前期部落首领和三苗共工)。 大禹之前,共工氏治水失败。他嫉妒,不想看到大禹治水成功,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将洪水引向大禹所在的治水工地空桑山(今山东曲阜)。空桑山被淹后,治水工程不得不暂时停止。 当时,涂山氏军事力量雄厚,在中原各国中势力最强。高陶是涂山氏首领,禹任命高陶为刑官,娶了涂山氏女娇为妻,两族形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盟,对大禹治水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禹即帝位后,高陶、伯益迭为首辅,涂山氏成为夏后氏最依赖的力量。为了进一步得到妻子的支持,大禹便携同女娇在涂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夏、夷的许多邦国或部落领导人准备与他们一起战斗,历史上被称为“涂山之会”。

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丝万国”;史记云:“夏之兴也以涂山”。到目前为止,许多部落的首领大多已经转变??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邦国的君长。他们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是涂山之会,确立了禹的天下共主地位,也为天下统一奠定了基础和格局。这次会议是夏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去朝见禹的人手里拿着玉丝,仪式非常隆重。会议开始后,王芒氏方国部落首领防风氏被共同收购,声称越人部落之长,故意忽视大禹的命令。大禹立即作出决定,在会上杀死了防风氏,并曝尸三天,以身作则。《国语鲁语》记载:“防风氏后到,杀而激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禹的权力和专制权。

这说明当时于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国王。这震惊了所有参加会议的方国君主,他们不得不屈服于于兴的礼仪。没有参加朝会的氏族部落领导听说了这件事,也纷纷为夏朝做出贡献。共工很快被大禹打败,最终被朱荣杀害。

涂山大会,大禹论功行奖励,封赏有功者,惩罚作恶者,咸服大家。又任命皋陶为相,封女娇为后妃。在涂山氏国培养启留,继续寻求妻子的支持。大禹起源于民间,民本思想浓厚。他以富民为本,时不时地走访各地,了解民情,走访贤能之士。把钟、鼓、钟、铎挂在大厅前,发出通知:教我以道者击鼓,告诉我以义者击钟,告诉我以事者振铎,告诉我困难者击钟,有抱怨者摇铎。

圣旨初下,天下贤士闻风而至。 大禹准备好了,对三苗发动了最后一场战争。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武力征伐,夏禹的王权通过这些征伐得到了加强。


大禹取得了什么成就,让他得到了舜的重视?大禹取得了什么成就,让他得到了舜的重视?

,,

  • 禹是如何改变禅让制让自己的儿子启继承帝位的
  • 禹的父亲——鲧,却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

  • 夏桀是如何断送夏朝政权的?是他自作自受吗
  •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他残暴不堪,断送了夏朝政权。夏朝百姓们,常年生活在夏桀的残酷压榨之下,对夏桀恨之入骨。百姓编...

  • 夏启夺位成功后的甘之战是怎样的?结果又怎样
  • 启夺得领袖职位后,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通报联合体内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争取支持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文献记载...

  • 揭秘:大禹治水是怎么回事?禹生平事迹简介
  •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生在汶山石纽地区,母亲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

  • 夏启共有几个儿子?是哪个儿子继承了大统
  • 夏启通过武力夺位,如愿以偿的当上夏王朝的国君,从此安于享乐,不问天下朝政。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在夏启晚年的时候,他的几...

  • 夏禹简介 建立夏朝,治理黄河 夏朝第一位皇帝
  • 夏禹,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人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皇帝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父亲名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