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放弃凉州”的说法自东汉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然而,这种愚蠢的行为却被著名将军马援坚决制止。后来,马援亲自带领军队平息了当地羌族叛乱,稳定了东汉对凉州的统治。汉安帝时期,羌族叛乱加剧,“弃凉”的说法再次猖獗。
这一次,提议放弃凉州的人,正是当朝国叔、羌人手下的败将邓谷。他认为,现在国家发生了许多灾难,南匈奴和羌族同时发生了混乱。汉朝没有能力同时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一个接一个地集中精力。老邓认为,最好先集中精力解决南匈奴,凉州最好先放弃。正如他所说:“这就像衣服坏了,坏了一件补另一件,还能有一件完好无损。如果不是这样,两者都没有保障。”
[img]691377[/img]
邓国叔的荒谬观点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认可。为什么这些中央成员对凉州从汉代地图上消失如此漠不关心?这应该从东汉的政权性质开始。
在关东豪的大力支持下,东汉建立了政权。后来,大多数中央官员来自关东。他们不仅不了解关西的情况,而且对了解关西的情况也不感兴趣。对于关中的拱卫作用,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凉州。当时的凉州,由于自然灾害和羌人的破坏,早已成为人民的生存和破败。这些关东官僚认为凉州这个时候没有价值,不如放弃性价比。
看到凉州即将被放弃,一个伟大的声影站出来:“凉州永远不会放弃!”这个人是谁?是东汉著名大臣余旭!余旭当时没有参加会议,但当他听到朝廷的决议时,他不禁感到惊讶。他立即找到了当时的太尉张宇,并向他展示了“放弃酷”计划的“三个不可取”:
第一,凉州是祖先打下的领土,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第二,凉州丢了,关中三辅就成了前线。如果你输了,你会放弃三辅吗?@ 凉州人凶猛敢战,如果你强迫他们放弃故土,难道不是强迫他们造反吗?到时候,这些人和羌人一起造反,朝廷又怎么办?”
[img]691378' />
听了于旭的话,张禹吓得冷汗直冒。他迅速与司空张敏合作,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在朝会上,张禹与主张“弃凉”的邓子面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保凉”学校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几乎所有朝臣都支持张禹和虞诩的观点。
为了保住凉州,东汉采取了笼络凉州当地人的政策,将当地的强大儿童作为椽子,以换取他们对朝廷的忠诚。总体战略是“凉州人守护凉州之地”。后来,明朝以“辽人守护辽土”相似。但朝廷真的抓住了凉州人的心吗?答案是否定的。
凉州混乱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东汉的灭亡会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