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211-265年9月6日),字面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是西晋朝的创始人之一。是晋宣帝司马懿和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
[img]690409[/img]
司马昭早年和父亲一起对抗蜀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尚被杀,司马赵立曹宏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被封为晋公。第二年,进入晋王。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四,葬于崇阳陵。几个月后,他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求司马昭为文帝,庙名太祖。
[img]690410' />
司马昭的生平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正史大致相同。早年随父司马懿抵抗诸葛亮伐魏,军事知识丰富。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是将军。持兵权,专揽国政,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尚,另立曹壮为帝。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伐蜀。蜀灭亡后,钟会阴谋造反,司马昭率领军队亲自讨论。在此之前,钟会业已经败亡。回朝后自称晋公,后加晋王。立子炎是世子。司马昭戏怪阿斗,阿斗乐蜀不动情。咸熙二年,司马昭中风猝死。几个月后,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司马昭,寿春之战的主将,是什么样的人?司马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