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了世界,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时,秦朝著名的四大军团在帝国历史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陈胜武广起义时,为什么数百万秦锐士没有出动呢?
[img]689504' />
最精锐的部队在域外作战
公元前209年秋,大泽乡陈胜、吴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然而,战争期间,大秦帝国首都保卫战抵抗起义军的部队实际上是由囚犯和少数首都御林组成的杂牌军——历山军团。秦灭六国时,数百万锐士去了哪里?
原来秦始皇除了六国灭亡,还有两个目标——北击匈奴,南服百越。
匈奴骑兵强横,长期以来一直是边境问题。百越野蛮人混杂在一起,喝血。如果你想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基础,这两个地方都不能扔掉。南征北讨似乎是箭在弦上。相比之下,北强而南弱,北伐匈奴的任务交给了将军蒙田。蒙家几代人都是将军,忠心耿耿。蒙田和扶苏率领30万军队(长城军团)北击匈奴。长城军团由大秦帝国北部边境的勇士组成。秦末战争前,他们沿着长城防御匈奴。
除关中军团外,长城军团实际上是大秦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大多是骑马控弦的人,军队也是以老秦军队为基础,都是经久耐用的人。据《史记》记载,长城军团最大时兵力30万,秦末战争时剩下20万左右。长城军团战绩显著,北伐30万大军,不到一年就击退匈奴700多里,夺取匈奴河套地区,并在榆林驻军。此时离秦始皇驾崩沙丘平台(公元前210年)和秦末战争还不到5年。
秦末动乱发生后,长城军团第二任指挥官王莉(即王坚的孙子)奉命带领军队南下平叛。长城军团渡过黄河,进入雁门关太原,然后主要在燕赵旧地作战。首先,在赵叛军李亮的配合下,他摧毁了武臣的赵国政权。后来,赵贵族赵歇在齐国的支持下重建了赵国,长城军团的对手成为齐赵联军。公元前208年9月,长城军团部分人秘密南渡黄河,与濮阳历山军团合作,于定陶击败楚军,杀死将军项梁。但这是长城军团最后的辉煌。
第二年,长城军团围困齐赵联军于巨鹿,巨鹿即将破城。项羽率先破釜沉舟渡过漳河,切断了长城军团与历山军团的联系,在巨鹿城下给疲惫的长城军团致命一击。最后,主教练王离被俘,两名副教练苏角战死自杀。长城军团大部分被覆没,其余部分崩溃。长城军团自王离接手以来一直令人失望。虽然王离被称为著名的将军,但与他的祖父王健和前任孟田相比,他可以说是一个平庸的一代;长城军团与张汉的历山军团会面后,两军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作战。
杂牌军消灭了陈胜军的主力军
骊山军团是秦末战争中新建的军团,数量在20万左右,教练是张邯。历山军团于公元前208年初编制,主体为关中地区农民和历山囚犯。武器装备直接取自武库。历山军团的编制由关中军团直接监督,部分可能是关中军团的成员。虽然历史记载历山军团是历山囚犯,但根据当时秦朝的实际情况和后来的研究成果,不太可能是历山囚犯。历山军团于公元前208年初,同关中军团击败周章军并杀周章,然后于12月攻占张楚首都陈县,消灭陈胜军主力,陈胜于城父被车夫杀害。
镇压陈胜起义军后,张邯名声大震。不到一年,历山军团就要努力进入旧魏国,攻克魏国首都,平定魏国叛乱,打败增援魏国的齐楚联军,杀死魏王田儋。
公元前208年9月,历山军团会和长城军团于定陶击败楚军,杀死项梁,取得平叛最大胜利。公元前207年初,历山军团几乎扑灭了黄河南岸的所有叛军,渡过黄河,占领了旧赵国首都邯郸,包围了赵王于巨鹿。
为什么这支杂牌军有这么好的战绩?主要取决于四点:一是张邯郸军原本是修陵和囚徒,有机会在战场上立功,相当于戴罪立功,类似死者;第二,当时陈胜的起义军虽然打到咸阳附近,但战斗力一点都不高,沿途基本没有遇到大的抵抗,进展这么快;第三,张邯郸军的中国军团组成,将军的综合素质远胜起义军;第四,张邯郸军装备精良,后勤保障强于起义军。
不幸的是,在巨鹿之战的最关键时刻,历山军团未能抵抗项羽军的猛烈进攻,直接导致长城军团腹部受敌,粮食道路断裂,最终导致巨鹿之战的惨败。
随后,张寒指挥李山军团退役安阳,收集长城军团残部。到7月,张寒和李山军团投降了20万项羽,因为他们害怕赵高的迫害。在新安,项羽杀死了20万秦军,李山军团完全消失了。
关中军团是秦军的精英,也是秦帝国的最后一道屏障。关中军团的郎中令军是皇帝的亲卫军官团,卫尉军是皇宫的保卫部队,中尉军是内史(京师)地区的守卫部队,人数不得超过6万人。公元前207年8月,刘邦率军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暗杀赵高并执政,派中尉于耀关阻止刘邦,被刘邦击败。最后,婴儿向刘邦投降,关中军团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就放下了武器。
为什么50万秦军不北上救援?
除上述军团外,当年南下的一支军队——岭南军团。《史记》记载,岭南军团约有50万人,现在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接受了大约10万人的数字。据估计,可能有50万军队、移民、兵役和运输。
这支军队的素质应该是四大主力中最差的,因为主要是材料官(步兵)和楼船士(水兵),骑兵和车兵很少。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任嚣与赵佗进攻百越各部落。赵佗东下番禺(今广州市),平定东越,设南海县,任嚣为南海县长,赵佗为南海县龙川县长。
公元前211年,赵佗率领番禺沿西江西进军,秦军在河内以南。因此,整个岭南地区被划入秦朝的领土。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命令进入岭南的士兵留在当地的“驻军”。
然而,当农民起义爆发时,他们也面临着三个选择:任嚣和赵佗实际统治岭南:
一、勤王。岭南天外桃源,大军数十万,说勤王,倒也有这个资本,但暴秦无道,天下苦之;
二、举义。如果这位“东南之主”北上争天下,并非没有机会,而任嚣没有这样的野心,他也不想残民以逞;
三、割据。岭南方圆数千里,足以保护自己,干脆切断与中原的联系,管他洪水汹涌,等待世界稳定。
岭南军团最高官任嚣派人考察咸阳情况,发现秦二世和赵高控制朝政滥杀忠良,朝廷一塌糊涂。经过反复思考,任嚣决定走第三条路。
因此,他下令以保存实力为由:禁止军队北上作战,甚至派重兵守卫各个山口。公元前208年,南海县长任嚣病重。临死前,他召集了当时龙川县长的赵佗,向他解释了依靠南海县的有利地形建立国家,以抵御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立即向赵佗颁发任命文件,要求赵佗代表南海县长担任职务。
不久,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保险防御的指示,防止中原起义军队入侵,并借此机会杀害了安置在南海县的秦朝官员,以换取亲信。
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3年,赵佗起兵并入桂林县和象郡,在岭南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首都位于番禺(今广州)。
至此岭南军团再也没有北上中原,他们就这样蒸发了人间,抛弃了自己为之奋战多年的大秦帝国。
为什么秦朝精锐部队在陈胜吴广起义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