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武侠小说或古装影视剧中,总能看到一个道具频繁出没,那就是火折子。最神奇的是火折子一吹就能燃。那么这个火折子真的存在吗?像这样吹的原理是什么?
火折子的原理是什么?
[img]684394[/img]
在古代,没有火柴。也许很多人认为生火做饭仍然是用钻石取火的麻烦方式。但事实上,早在1400多年前,火折子就被发明出来了。这种火折子不是在小说中编造的。火折子在历史上确实存在。
[img]684395' />
所以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火折子一吹就能燃烧,而且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原理是什么。事实上,火折子的原理在物理学上被称为“复燃”,这意味着它已经在燃烧的东西中缺氧,并且处于半燃半灭的状态。当它再次获得氧气时,它立即开始燃烧。
[img]684396[/img]
火折子用粗糙的土纸卷成紧密的纸卷,用火点燃,然后吹灭。这时,虽然没有火焰,但你可以看到红色的亮点在隐隐燃烧,就像灰烬中的余火一样
,并且可以在火折子中长时间保持不朽。需要点火的时候,一吹就可以重新点燃,但是吹起来很熟练,需要突然、短、有力,送气量要大。
[img]684397' />
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中国公元577年发明的。当时是南北朝,战争四起。北齐腹部被敌人逼迫,物资短缺,尤其是火种短缺。当时,一群宫女发明了火柴,但中国古代的火柴只是一种引火材料。
[img]684398[/img]
在古代,火折子实际上是一种高科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生产方法也非常复杂,是用白色(红色)甘薯蔓浸泡在水中,取出扁平,然后浸泡棉花、芦苇流苏、干燥、硝酸盐、硫、松香、磷等易燃物质和各种香料,最后折叠成长扁管。
[img]684399' />
晚上提前点在竹筒里,没有明火但不灭,总有火星,磷和一些易氧物质,温度高,用嘴吹,或快速扔,会与氧气充分接触,反应剧烈,燃烧,事实很简单。
一吹就能燃烧?古代火折子燃烧原理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