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汗国经济
叶尔羌汗国的经济是园林、商业和畜牧业。以农业为主,土地分别为国有土地、私人土地和宗教庄园土地。官方土地由租户种植,称为塔里雅齐(塔兰奇,农奴)。把收成50%交给汗国。私人土地是10%,这是由教育决定的。黑汗王朝有这个制度。
叶尔羌汗国与明朝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主要是“马一茶贸易”,与清朝也有着密切的政治和贸易往来。
叶尔羌汗国将与明朝的贸易交流视为“金路”。一旦有人阻碍了它的顺利进行,它就会遭到汗国的反对。17世纪中叶,叶尔羌第九任汗阿不都拉恢复了与清朝的贸易交流,并派遣了进表,建立了与清朝的关系。1656年,阿布都拉汗派出30名贡献者到北京贡献独峰驼、蒙古马、建玉等方物;清朝赠送了大量丝绸。
叶尔羌汗国的居民主要是维吾尔族,他们信仰伊斯兰教,统治者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察合台后裔。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黑山派和白山派在叶尔羌汗国统治者的支持下发展起来,最终形成了两个旨在夺取叶尔羌汗国政权的政治派系。
[img]683796[/img]
“和卓”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音译,意思是“圣人”,是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后裔的尊称,因此也成为伊斯兰教一些不是圣人的上层人物的自我标榜。
当叶尔羌汗国第三代汗阿不都克里木统治时,他邀请卓伊斯哈克·瓦力从中亚到叶尔羌,以加强他的统治地位。到叶尔羌汗国后期,伊斯哈克·瓦力家族已成为影响叶尔羌汗国政局的主力军。
当伊斯哈克·瓦利家族蓬勃发展时,伊斯哈克异母兄弟的两个儿子尤素甫、阿帕克和卓来到喀什加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宗教派系。在热西德汗的孙子阿布杜拉汗统治后期,他将长子姚勒瓦斯排除在统治集团的核心,并派往喀什加尔担任总督。尧勒瓦斯为了打击伊斯哈克·瓦利家族的势力,决定支持当地新教派,进而削弱其父亲阿布杜拉的地位。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尤素甫、阿帕克和卓兄弟在喀什加尔获得了权力,从此在天山南路形成了两派和卓势力。以伊斯哈克·瓦力家族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
“黑山派”;以尤素甫、阿帕克、卓兄弟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白山派” (也称“黑帽回””、“白帽回”)。
叶尔羌汗国铸币
关于叶尔羌汗国钱币的历史记录很少,但事实上,物传世极为罕见。因此,对汗国钱币的研究和探索滞后,近年来引起了新疆钱币收藏家和钱币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img]683797[/img]
货币生产工艺采用传统的压制方法,红铜材料,圆形无孔非常不规则,厚度、尺寸、重量不同。硬币正面铭文是察合台文“真主安拉”等清真言,或有图案或汗王的名字。背面注明铸造地“扎尔普雅尔看特”,即叶尔羌。从我藏的钱币来看,包浆自然,锈斑根深,形状多样,图案粗犷典雅,具有浓郁的西域部落民族气息。叶尔羌汗国流通货币经观察、研究、多方检验确认。根据形制,现精选的硬币实物分为三类:
第一种厚饼型。饼块大、厚、重,直径15~18.5mm,厚度约3.3mm,重量约4.9~5.8克之间,是一种比较重的钱。
由于印模比制作的铜坯大或压力不均匀,硬币上的铭文不完整,难以完全阅读。只有多枚硬币相互拼凑才能解释。大多数前中心都是石榴图案,石榴图中有五个圆点。围绕石榴图的铭文“达钱五普尔”,维吾尔语“普尔语”指的是铜币,也可能与汗国货币计量单位有关。有些硬币铭文只是汗王的名字(图10~15)。背面的铭文基本相同,从下到上读为“扎尔普雅尔看特”,即叶尔羌,如图13所示、背面的纹饰,显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字、花押,其含义有待解决。
[img]683798' />
第二种蛋糕类型。饼块小而轻,最大直径为4.5mm,最小直径为10.8mm,平均厚度为2.4mm,平均重量为2.4克。正面和背面的铭文和图案通常是不完整或模糊的,但有些人可以阅读创建地名的字母和图案装饰。这种硬币比第一种硬币要少。
第三类圆柱形,又称“筷子头币”。形状不规则,长度和厚度不同,直径10~12毫米,长度7~9毫米,重量约5.5克。从这种货币类型来看,它是由定制的厚红铜筋制成的,切割后压在剖面上。图案或文字非常简单,但一些货币表面可以看到“雅尔看特”的地名和王名的字母。很多人认为这种货币可能是叶尔羌汗国流通的零货币,有明显的流通痕迹。它的形状以一小段筷子的截断命名。这种“筷子头币”是汗国钱的别种,以奇、稀为称。
叶尔羌汗国的经济来源是什么?与明朝有贸易往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