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苏丹国征收田赋的范围与其统治范围有关。虽然在穆罕默德·宾·图格鲁克,它的力量远远超过了印度南部的卡维里河,它的领土可以与阿育王和奥朗则布时的领土相比,但这是一个短暂的时期。总的来说,德里苏丹国只是北印度最大的地区王国,其领土的大小与国力成正比。这些被征服和统治的地区名义上属于德里苏丹,实际上分为三种情况: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地区称为哈里萨(khālīsa)也就是说,国有土地主要限于德里和河间地区;由省级监督管理的地区;印度教国王或酋长负责的地区。国家只对前两个地区征收田赋,对后一个地区只要求每年纳贡。
德里苏丹国的农民将向苏丹政府支付的田赋称为“卡拉吉”。旱田分配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2/3,水田占2/3。随着村社内封建剥削关系的发展,村社无成员权的农民或外来户也被村长征收特别税剥削。
[img]682626' />
随着德里苏丹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德里苏丹建设了许多水利工程,普遍推广和使用创新的波斯水车和各种灌溉工具。农业生产发展很大,赫尔沙-菲罗兹达巴德等许多粗糙的地方迅速成为鱼和大米的故乡。在农业中,有专门种植商品谷物和棉花、靛蓝、甘蔗、香料、水果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的专业产区。
孟加拉、卡利卡特、柯钦、古吉拉特、坎贝(坎贝湾)是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外贸中心的形成是拉合尔、木尔坦、德里、赫尔沙-菲罗兹达巴德等地的重要标志。在巨大的工商城市中心之间发展着定期的贸易联系。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换取货币,用现金缴纳税款。苏丹沙姆斯丁·伊勒图特米什发行了标准货币银坦卡,整个大陆参与了货币交换关系,促进了印度地区国内市场的形成。棉花、棉布、细棉布、丝绸、胡椒粉、蔗糖、皮革、靛蓝等。输入的货物包括波斯和阿拉伯军马、中国丝绸和瓷器。拥有巨额货币资本
“班尼亚”商人种姓经营商业和进出口贸易,并向苏丹政府和士兵预付税款和工资,以收取田赋。
[img]682627' />
此外,皇家手工厂规模很大。阿拉乌德丁·卡吉尔的大型车间有1.7万名工人,穆罕默德·本·图格鲁克的一个车间有4000名编织棉布和锦缎的工匠,菲罗兹·图格鲁克的丝绸和毯子车间每年可以订购60万到20万张银坦卡。
德里苏丹国有什么样的经济文化?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