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被称为“弱宋”,看起来并不是一个让中原文明“长脸”的朝代。事实似乎也是如此。
[img]681475' />
例如,1004年,宋真宗在寇准的劝说下亲征禅州。
在射杀辽国大将萧挞凛、辽国士气普遍低落的情况下,依然与辽国签署了“禅渊之盟”,给了一大笔白银。
很“窝囊”吗?
事实上,当我们讨论任何历史问题时,我们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
回到几千年前的宋朝,我们会发现宋朝被称为“弱”,不是他们真的很弱,而是他们面对的敌人真的很强大。
宋朝一出生,就被强敌包围。起初是辽国。然后是金国。最后是蒙古。
即使是像西夏这样的小国,也不是好茬,时不时来找宋朝的麻烦。
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不妨想象,把唐朝和汉朝放在宋朝的生活环境中,他们会比宋朝活得更好吗?不一定。
[img]681476[/img]
但各位,宋朝创造了一个奇迹——它居然在强敌环绕中生存了319年。
它比明朝、清朝和公认的唐朝活了30年。
为什么?原因很复杂,仅限于篇幅。我们来分析一下军事和经济。
PART
01
宋朝的军事实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差。
网上说宋朝对外作战胜率超过70%。这主要是捏造的数据。
然而,宋朝在建国之初,确实主动打别人多,挨打少。
那几天,宋朝灭后蜀,灭南汉,灭南唐,灭北汉,又收复了吴越,一时风光无异。
当时的宋朝,并不怕辽国。
这里有一个故事。宋太宗赵光义当皇帝后,打算攻打北汉。辽国和北汉是邻居,关系很好。他们派使臣问为什么要打北汉。
赵光义意气风发地说:“河东逆命,正应兴师问罪!如北朝不援,和约如故;否则,只有兵相见!”
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北汉不听话,是时候挨打了,你不帮助他们,我们还是朋友。否则,友谊的船就会翻过来。
[img]681477' />
后来宋军攻打北汉时,辽国派军援助北汉。结果辽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
然而,从那以后,宋辽在战争中没有发现任何便宜。而且攻防易位,辽国转为攻防,宋朝转为攻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宋朝灭亡,但辽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金国和一个更强大的蒙古。
然而,即使面对金蒙古,宋朝在军事上也表现出色。
例如,宋朝偏安江南时,也多次进行北伐,主动攻击金国。比如岳飞曾经打到离北宋旧都开封不到50里的地方。
例如,蒙古在南宋大举进攻时,宋将吕文德、吕文焕等坚守重镇襄阳6年。
蒙古大汗蒙哥率部绕过四川时,在四川钓鱼城外被飞石击中,后来一命呜呜。
PART
02
军事上打不过,我就花钱买和平。
总的来说,尽管宋代名将辈出。
曹彬、潘美、杨业、李继隆、狄青、种师道、宗泽、张俊、岳飞、于允文、毕再遇、孟巩、余杰、王坚...都是暂时的选择。
但宋朝的军事实力仍低于辽、金、蒙古。
[img]681478[/img]
但是,我该怎么办?幸运的是,宋朝有钱。
我说宋朝的军事实力比较强,很多朋友都想反驳我。我说宋朝很有钱,我相信你不会反对吗?
宋朝有多富有?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每年最高可达1.6亿贯。即使在南宋,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很容易超过1亿贯。
唐代年均财政收入只有3000万左右。
那么,宋朝能有这么多的财政收入吗?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宋朝是历史上税负率最低的朝代,约为1/15。
月薪1万元的话,个人所得税只交600多元。不开心,不开心?
@ 宋朝,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每个人都有钱。
这为“花钱买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img]681479[/img]
宋代第一次花钱买和平,始于前面提到的“禅渊之盟”。
合同的主要内容是:辽国宋朝是兄弟之国,宋朝每年向辽国提供10.2万银和20丝“助军费”。
据说合同谈判结束后,北宋谈判代表曹利用回都城。当宋真宗得知每年要给辽国银10.2万或20块丝绸时,他高兴地说:“只有30万块丝绸,太少了。
你很会做事,很会做事!"
因此,宋代以每年30(后来增加到50万)银帕的代价换取了100多年的和平。
此后,“花钱买和平”的方法屡试不爽。
每次辽国、金国没钱用,就安排一名部将带领军队南下。这里一看,敌人来势汹汹,打不过,就给钱吧。
[img]681480' />
于是,敌人得到了财产,宋朝得到了和平。大家一拍两散,继续过小日子。
顺便说一句,宋朝与辽国、金国在没有战争的日子里仍然保持着经济贸易关系,因为宋朝的商人会做生意。
结果,国家缴纳的岁币一来二去就被打回来了。
真是大写的“尴尬”。
宋军有多弱?为什么能在辽金蒙古等强国中活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