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哪些士兵站在古代战争的第一排?为什么站在第一排向前冲?

古代战争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战争也注重部队的安排,不是一群鲁莽的人混战,所以无论是在平坦的土地上还是攻击城市战争只要战争就会有牺牲。

[img]682056' />

战争期间,第一排士兵的死亡率几乎为100%,新兵和老兵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他们知道自己会死一辈子。他们为什么要毫不犹豫地向前冲?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其实原因无非就是以下三点。

01

古代的战争往往很残酷,如果两军在平地上对峙好一点,至少没有一方会直接死伤太多。

但更多的是攻城战,作为攻城的一方无疑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img]682057[/img]

比如三国时期刘备攻打成都,打了两年都没能打下来,最后城里的刘章主动投降。

在攻城战中,需要搭起梯子来到城墙上。梯子上第一排的士兵叫“梯头”,也就是给后面做炮灰的士兵是最容易死的。

所以问题是知道自己会死,为什么梯头兵还要继续往前冲?

能成为梯头兵的基本上都是新兵,来掩护老兵,老兵都经历过战争,是军队中的宝贵财富,不能轻易被杀。

否则,如果他们死了,新兵没有经历过战争,很快就会被敌人摧毁,让新兵保护经验丰富的老兵,也要考虑战争的胜利。

其次,如果新兵想让别人保护你,这一关必须通过。只有熬下来,才有晋升的机会,不用当梯头兵。

[img]682058' />

在古代,许多著名的将军都是从梯头兵开始的。只有真正经历过战争,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战争。

在古代军队中,这也是当时军队中不成文的规定。

02

战争通常由将军带头,站在第一排的士兵,当然知道前进是九死一生。

但是这个时候,将军带头,他们为什么不往前冲呢?

例如,宋太祖时期,攻都城太原时,许多将军、首领都带头攻城,被弓箭射死。

[img]682059[/img]

连将军都在用生命打仗。士兵不冲的原因是什么?

而后退也是死路一条,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想向前冲,当然,一些爱国士兵毫不犹豫,但也有一些贪婪的人害怕死亡,他们撤退吗?

撤退也是一条死路。在古代,有一支特殊的监督队伍。如果他们没有被命令撤退,那么擅自撤退的士兵只有一条死路。

有人说可以装死,装死就别想了,死亡率比直接冲高。

装死不仅可能被自己的车、马或士兵踩死,还可能被敌人落下的箭射中。装死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

03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首登有重奖。

攻城比在外打仗难多了。无论哪个朝代,首先登上城楼的人都会得到奖励。这种奖励比在战场上杀死敌人要多得多。

三国时期,东吴直接封校尉(叫先登校尉)。

唐高祖李渊在河南打仗时,张士贵率先登城,光奴婢就奖励了80人。

[img]682060' />

在投入朱元璋之后,明朝名将常遇春也是靠首登之功,一步步从盗寇变成了明朝的鄂国公。

即使你在登城的时候死了,你的家人也会得到奖励,甚至升职封爵。

在古代攻城中,第一排士兵是死路一条,不如往前冲,试试运气。

如果自己冲上城楼,即使死了也要勇敢地死去,家人也会得到慰问。


哪些士兵站在古代战争的第一排?为什么站在第一排向前冲?哪些士兵站在古代战争的第一排?为什么站在第一排向前冲?

,,,,,,,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

  • 宋代最后一位皇帝:先投降,再出家,再被杀
  • 杜宗于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儿子:杨淑妃出生的赵是7岁,全皇后出生的赵显4岁,余修容出生的赵敏3岁。谢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