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藏菩萨: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心深邃,犹如秘藏”而得名。佛典载,藏菩萨曾多次救出在地狱受苦的母亲;自从长期抢劫以来,他一直愿意拯救所有罪恶的众生,尤其是地狱里的众生。菩萨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泛传播。因此被广泛誉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成为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唐代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来自新罗王族的和尚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藏菩萨的应化道场,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几千年来香火鼎盛。

名号功德

地是大地,
也是“地大”(“四大”之一)。地可以承担一切,一切高山,一切都在地上。比喻菩萨的功德,能为众生承担一切艰难困苦;地也有依止义,一切生命都是依地而成,依地而生。隐喻世间所有自利他的功德善法,依此菩萨而存在和引生。藏是含藏,伏藏义。地藏菩萨就像大地一样,能蕴含各种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难行苦行,救众生,故名地藏。世俗也被称为西藏之王,但经典只被称为西藏。印顺法师认为,九华山西藏比丘可能被认为是西藏菩萨的化身,出生在新罗王族,并加上“王”一词来尊称。《地藏十轮经》称之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思深密,犹如秘藏。”

[img]678893' />

地藏菩萨又有功德,也是以地藏的名义来的。根据《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可以满足众生的要求,增加所有的植被和作物,从地上生长的一切都会收获丰硕。这就是农民想要的。这一经翻译后,少人弘扬,少人关注地藏菩萨的功德。又有《须弥藏经》说,地藏菩萨具有使众生增长精气、增强健康、祛病的功德,是“大妙药”。若能看到与菩萨亲近,一切身心疾苦,生死烦恼都可以消除,并具有一切功德。古代药物主要是生在地上的植被和矿物。藏菩萨的功德与药师佛相似。但不是大医王(指佛),而是大妙药。

本愿功德

1.地狱没有时间成佛:《占察善恶报经》说,藏菩萨修行无限劫以来,已经达到了佛陀的智慧之海,功德已经圆满满足,应该已经成为佛陀的果实。然而,藏菩萨希望度尽一切众生,隐藏自己的真实功德,用自己的愿望和自由神通,到处出现来拯救众生。所以《楞伽经》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并非程度不够或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愿力度化众生。虽然功德与佛齐等,但不显佛身,始终以菩萨身度脱罪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2.求求一切满足:地藏菩萨功德与佛平等,敬信菩萨功德也不可思议。《地藏十轮经》说:如果你在一百次灾难中真诚地皈依文殊、弥勒等菩萨,称他们的名字为周供养,你会要求康寿财富或断绝烦恼。最好有人在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内皈依地藏菩萨,念菩萨的名字,虔诚地敬礼地藏菩萨的伟大功德。这是弘扬地藏菩萨法门,特别赞扬地藏菩萨功德的超胜。又有《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在十方世界种身,说各种方法,让众生离开各种困难,一切都得到满足。

[img]678894' />

特别功德

1.来居污土:地藏菩萨普遍众生,虽然遍布全国
切割世界,但特别是在这个肮脏的世界里,度过罪恶的众生。据《地藏十轮经》报道,地藏菩萨自无量劫以来一直在发心,要在肮脏的世界里度众生。世界越脏,越苦恼的众生越重要。而且还要去没有佛法存在的世界,那里的众生受苦最多。菩萨的愿望各不相同,地藏菩萨的慈悲愿望集中在肮脏的世界上。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肮脏的世界里,成为佛陀。藏菩萨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并希望在这片肮脏的土地上度过众生。它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精神的真正继承者。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在天宫被释迦牟尼佛告知,在释迦牟尼佛入灭后到弥勒佛下世之前,六道众生都是由他教育的。藏菩萨立誓,要花六道众生自己才能成就佛果:“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2.展示声音和气味:大乘经中所有的大菩萨,比如观世音菩萨,都是在家里展示的,比如现在的白衣大士,或者现在的人等等;文殊师利菩萨现在是童子;普贤菩萨也在家里;只有藏菩萨出现在家里。《藏十轮经》说:“用神力,现在的声音闻起来像(和尚)”。
。地藏菩萨的功德究竟与佛相得益彰,他在舞婆世界释迦佛法会上出现了家相,这就是地藏菩萨的特点。大乘经说净土里没有小乘法,也没有和尚。佛教认为,邪恶世界中的佛教有和尚,具有积极和特殊的意义:邪恶世界充满了邪恶的黑暗,所有的生物都非常贪婪、愤怒、愚蠢和无知。与净土中所有生物的清洁不同,有必要成为和尚。《地藏十轮经》认为出家相是肮脏世界的清净建筑。在不理想的社会里建立一个干净的和尚团,可以熏染众生,清洁身心。佛法认为,肮脏土壤的佛法重点是僧侣,而净土则不重要。释迦佛和地藏菩萨在污秽土壤中表现出家相,具有佛法的特殊意义。


藏菩萨: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藏菩萨: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

  • 揭示中国古代佛教传承的推动者:佛教皇帝
  • 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他看到了世界上的苦难,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早期在上层皇室...

  • 梁武帝[40年不近女色]:追求长生不老
  • “万寿无边”,是所有皇帝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萧衍选择了后者,取风流或赌长寿。 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赵以武认为,从佛教...

  • 汉明帝为何要求取佛经?汉明帝自己相信佛教吗
  • 汉光武帝到了六十三岁,害病死去。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 有一次,汉明帝做了个梦,梦里看见有个金人,头顶上有一道白光...

  • 解密:为什么南朝梁武帝萧衍喜欢去寺庙当和尚?
  •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最著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先驱,萧衍一生有许多传奇。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

  • 梁武帝的赚钱秘诀:四次出家后,大臣们出钱赎回
  • 梁武帝是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他的文学技能和武术都很好,运气也很好。他已经在位48年了。他出家四次,还很庸俗,这在历代皇...

  • 梁武帝后宫养女妓:在世俗享乐中实践佛法?
  • 当两个汉族从印度传入中国时,佛教的主要特点是禁欲主义。它不仅要求僧侣戒掉“淫”和“欲”,还向人们宣传女性是“淫欲”的罪魁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