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被翻译为遍吉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它象征着道德和道德,与象征智慧和道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它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威胁侍者。@ 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誉为“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被称为世界十大愿望之王。《法华经》指出,只要他能虔诚地相信,普贤菩萨就会和所有的菩萨一起出现来保护这个人,这样他就可以在不受所有麻烦的情况下保持身心稳定。《普贤延命经》指出,普贤菩萨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普贤菩萨是理德和伟大愿望的象征,是真理的象征。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img]678285' />
许多日本真言宗信徒认为,保护佛教的金刚萨是普贤菩萨摩诃萨的化身之一,秘密教是由金刚乘创造的。另一方面,金刚乘是菩萨或其他佛陀和菩萨的总体趋势。
普贤菩萨,梵语音译成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有无限的旅行和深深的誓言,表现在所有佛陀的刹土上。普贤菩萨摩诃萨的应化道场是四川峨眉山。
《大日经疏》卷一中记载:普贤菩萨摩诃萨,「普」一切处义都是;「贤」是最好的善义。
[img]678286[/img]
也就是说,普贤菩萨根深菩提心所承载的广大誓言,身体、嘴巴、意识都是干净的,一切都是纯洁而美妙的,有伟大的美德,尊称为「普贤」。
普贤菩萨代表所有佛陀的道德和定德。与文殊菩萨摩诃萨的智德和证德相比,他们是两个最高的威胁。他的坐骑是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种宁静,四脚代表四种功德。
摩诃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中国大乘佛教的精神。《华严经》明确指出,所有佛法都属于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者并称“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所有菩萨的道德本体。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最后到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证明与普贤等,以及诸佛等。普贤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使其发出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到往生的西方极乐世界,以圆满佛果。并劝说华藏世界海诸菩萨同行,求生西方。(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
[img]678287[/img]
十信后心:在十信位的最后阶段,如果你进一步打破一分无明,那就是入圆教初居菩萨位,证明法身,从此成为法身大师。
普贤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和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