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光
时光在伊洛披读群书,以旷达闻,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真诚,然后传授安心发行的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九年后,想归西方,嘱慧可一宗秘奥,授法衣及楞伽经四卷。熊耳山上林寺被埋葬,不久就入寂了。三年来,魏使宋云度葱岭时,恰逢达摩携只履回西方。师之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也难辨其真伪。师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异说。梁武帝也被称为“圣人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称,塔名空观。
一苇渡江
达摩传说过渡长江的时候,不是坐船,而是在河岸上折了一根芦苇,站在芦苇上过河。现在少林寺还有达摩一苇渡江石刻画碑。关于一苇渡江儒家有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儒家有不同的说法。一苇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
还有一种说法是,达摩与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遗憾,得知达摩离开后,立即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的山峰突然关闭,一群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河边,看见有人来了,就在河边折了一根芦苇,放进河里,变成了一艘船,漂过河。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称幕府山的山峰为夹骡峰,称山北麓达摩休息的山洞为达摩洞。今天长芦禅寺的一芦堂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芦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再到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墙修行。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是中国最早的达摩画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祖师碑早120多年。定山寺成为禅宗的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img]677879' />
少林禅缘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抵达嵩山少林寺,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见寺坐禅。达摩看到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幽静,佛业兴旺,谈吐亲吻。心想,这真是一片难得的佛教净土。于是,他把少林寺作为他传教的道场。收集僧徒,首传禅宗。此后,达摩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先。
古人有诗赞:
路行跨水复逢,独自荒凉渡江。
日下可怜的双象马,两株嫩桂长昌昌。
达摩抵达魏,游览嵩山少林寺,独自在那里学习冥想。当时人们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道德教育,惠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四五年亲近供养。达摩觉得他们很真诚,教他们穿衣服的方法。惠可还授予了四卷《楞伽经》︰‘我觉得这个时候中国人的根器最合适,你可以跟着走,也就是你可以离开这个世界。
随着中国禅宗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一个传奇人物。第一个是传说达摩到金陵(今南京)时和梁武帝的问答。梁武帝是一位相信佛教的皇帝。即位后,他建造了许多寺庙、写经、度僧和雕像。他自负地问达摩︰‘我做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这是一件有前途的事,不是真正的功德。武帝无法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记载这一传说的最古老的文献是敦煌出土的匿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写)和唐宗密的《圆觉经大疏钞》卷二。后来以禅宗著称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个“颂古”。
[img]677880[/img]
遇毒而逝
达摩晚年的事迹没有明确记载。后人传说他死于毒品,埋葬在熊耳山(今河南省宜阳县),但据说魏使宋云从西域回国时遇到了达摩在秦岭。达摩手拉手独自走着。还有一个传说是“只在西方回来”。
达摩离开洛阳后,他和弟子继续北行传法(《继续高僧传》中称他为“齐业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楞伽师资记》中也有“达摩禅师、志解大乘、泛海吴越、游洛至叶”的说法)。但是不仅受到人们的“嘲讽”,还遭到光统律师、流支三藏等人的人身迫害,竟然六次中毒,最终因中毒而死亡。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起塔于定林寺。
[img]677881[/img]
另一个说法是,北魏有一位国师菩提流支,非常嫉妒达摩,多次伤害都没有成功。他让人们在达摩的食物中下毒,达摩知道它是有毒的,吃得正确。吃完后,他从嘴里吐出一条毒蛇。直到有一天,达摩的祖先建立了慧可作为佛教的继承人,他才决定保持沉默。
菩提达摩有哪些传说故事?菩提达摩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