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到来,为什么西学东逐渐成效不大?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末清初的到来

明朝万历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带来西方科技文化。它触动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此时,西方科技开始快速发展,而中国科技发展缓慢,相对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传教士也传播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当时,一些中国士大夫和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他们的思想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现阶段,由于雍正的禁教和罗马教廷对来华传教政策的变化,西学的小规模传入并没有完全停止。

此时,西学的引入主要是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的翻译。1605年,利玛窦编辑了《干坤体义》,并被《四库全书》的编辑称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初》。当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在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方面。由于它只在少数士大夫阶层传播,而且大部分都隐藏在宫殿里,因此无法很好地普及。

[img]671996[/img]

鸦片战争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人再次开始进入中国,并以各种媒体为西方带来新的知识。

鸦片战争后,他们的基本思想是了解夷情,“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远见表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始终与爱国精神融为一体。《四洲志》(1841年)由林则徐组织人力翻译慕瑞的《地理大全》部分章节编写。、林则徐将资料交付给魏源编成的50卷《海国图志》(1842年),以及徐继舍的《环志略》(1848年)、《红毛英吉利考略》(1841年)、杨炳的《海录》(1842年)、《英吉利记》(1842年)肖会裕、梁廷扔的《合众国说》(1844年)等。从1840年到1861年,中国文人学者至少写了22部关于夷情的作品。

甲午战争结束后,由于当时中国面临着国家毁灭和家庭死亡的命运,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加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思想家出现了。他们向西方学习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在此期间,大量西方知识传入中国,影响广泛。许多人通过翻译日本人所在的西学书籍来接受西学。民国时期,由于对政治的不满,知识分子提出了全面西化的主张,对五四时期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波西学东渐,一直持续到当代。

尽管如此,纵观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它的成就是巨大的。虽然经历了从表到内、从浅到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客观地加快了清朝的灭亡,为中国尽快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奠定了基础。然而,墨守成规、循序渐进的学习心理,使中国的每一步学习事半功倍,大大降低了效果。学习一边倒现象和盲目抄袭使中国西学东走了很多弯路,学习急功近利思想也是西学东逐渐成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到来,为什么西学东逐渐成效不大?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到来,为什么西学东逐渐成效不大?


  • 揭秘:传教士汤若望为什么能在明清两朝游刃有余?
  • 明末清初,一批欧洲传教士不畏艰辛,远涉重洋,接踵而至。他们的目的是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让尽可能多的中国人相信天主教。中...

  • 为什么雍正皇帝诏令驱逐传教士?
  • 来到中国最早的传教士之一是16世纪最著名的利玛窦。继利玛窦之后,德国耶稣会士汤若希望在17世纪初带着对东方的幻想来到中国...

  • 清代传教士来中国做了什么? 它们是如何传播的
  • 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教士们以崇高的奉献精神和拯救更多灵魂的理念,承担着传教的使命,穿越海洋,到世界各...

  • 利玛窦什么时候来中国?当时哪位皇帝执政?
  • 利玛窦(ㄌㄧˋㄇㄚˇㄉㄡˋ)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学者。明朝万历(明神宗朱义钧年号)来到中国居住。 明神宗万历皇帝在利玛窦...

  • 利玛窦是哪个国家的人? 现在利玛窦墓在哪里?
  • 利玛窦是哪个国家的人? 传教士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原名玛蒂欧·利奇。 利玛窦出生于1552年,经...

  • 利玛窦的贡献和影响 什么是利玛窦的记忆之宫?
  • 在中国传教期间,利玛窦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技知识。他的工作不仅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分享,而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