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开历史上的旧纸堆。上世纪初,我们的前辈签署了一份条约,在遥远的欧洲为我们留下了权利。这个地方是斯瓦尔巴群岛。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巴伦之海、格陵兰海和北冰洋之间,面积6.1万平方公里。它一年四季都在下雪,天气很冷。现代以前没有人住在这里。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在12世纪首先发现了这个岛,在漫长的岁月里,只有少数捕鲸船偶尔在这里定居。进入20世纪后,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陆续在岛上发现,所以资本主义国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就地理位置而言,斯瓦尔巴群岛离挪威和俄罗斯更近,因此岛上活动的人主要是挪威人和俄罗斯人。不幸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国都没有对该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当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发现矿产资源时,美国、英国、法国、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日本和意大利等18个国家对该岛提出了主张。
[img]670953[/img]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各国终于同意坐下来分享自己的权益,于是《斯瓦尔巴条约》于1920年2月发布,并同意五年后生效。根据本条约,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属于挪威,但群岛上的所有矿产资源都属于缔约国。然而,这些国家不能独家享受这样的好事。不久前,苏联、西班牙、德国、芬兰等33个国家加入了本条约。
[img]670954[/img]
此时,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在段奇瑞的统治下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意愿。经过一番调解,中国终于在1925年条约生效前加入。不幸的是,这个国家的穷人很弱,他们真的无法跨越海洋来经营这样一个极北的地方,但至少在法律上保留了中国人民在未来重新踏上斯瓦尔巴群岛的权利。
[img]670955[/img]
在过去的80年里,当中国在北极没有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崛起时,人们突然发现我们是斯瓦尔巴条约的缔约国。根据本条约,我们有权在斯瓦尔巴群岛开展任何非军事活动,因此中国北极调查站黄河站于2004年正式落地。
[img]670956[/img]
如今,中国人在国外至少有两个地方不需要签证,一个是南极洲,另一个是斯瓦尔巴群岛。如果你通过挪威转机,签证只计算在挪威的时间,也就是说,你想在斯瓦尔巴群岛呆多久就呆多久。
凭借80年前的一份条约,中国在北极拥有发言权,捕鱼、狩猎、工业、矿产、商业活动和科学研究都向我们开放。我不得不说,这是前辈留给后代的财富。
北极圈斯瓦尔巴群岛属于挪威。为什么我们能在上面建一个车站?多亏了这个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