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守道,北宋初期教育家、学者、作家,充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因为他曾经在家乡祖徕山脚下讲课,所以人们称他为祖徕先生。
[img]668820[/img]
石介的父亲石丙曾做过太常博士。他从小就勤奋好学。长大后,他出去学习。在应天府学习期间,他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不能吃东西。有时他甚至没有足够的口粮,但他仍然很平静。他是当时最努力的学生。政府官王看到他的生活太苦,就派人给他一顿酒饭。但几天后,食物变质了,他还没有动一口。范仲淹当时在府学任教。他非常欣赏石介勤奋学习的精神。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石介考入进士,第一任邪州(今山东哪个城市)推官,后任南京(今河南商丘)推官。不久,他被贬为南掌书记,后来代替父亲到嘉州(今四川东山)当军事判官。父母死后,辞职回家,在家乡祖来山下耕地,开办私立学校,专门教《易经》,成为当时山东著名的学者。
[img]668821[/img]
庆历三年([043年),石介又被朝廷调到京师,任国子监直言不讳。他的讲学不拘泥于先儒传注,多有新义,很受学生欢迎。当他任国子监直言不讳时,“学者从此众多,太学因此繁荣”,以至于无法容纳。后来,经宰相杜衍推荐,石介升为王子中允,直集贤院。石介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从事讲学和讲述,但今世的作品只有《祖徕集》。
石介性情刚直,乐善嫉恶。有勇气揭露批评宋朝政府的一些弊端,如官僚的善权和腐败。政治危机发生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在朝廷官员中,围绕政治改革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石介认为,有章得象、晏殊、范仲淹、杜衍等贤臣执政,宋朝一定会兴盛起来。于是他写了《庆历圣德诗》,歌颂仁宗皇帝和当时的名臣。而对吕夷简、夏辣等人则斥之为“邪草”、“大奸。“庆历四年(1044年),政局逆转。宋仁宗在政治改革面前退缩,重新启用守旧派官员。石介首当其冲,被守旧派夏棘等人打击迫害。看到形势不利,石介不得不向皇帝仁宗申请外任。今年10月,他被任命为淮州(今哪城)通判。不久,杜衍、范仲淹等人,也纷纷离开朝廷到地方当官,政治改革宣告夭折。
对此,石介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从此他一病不起,还没等上任就病逝,时年只有41岁。虽然石介病逝,但对他的迫害并未停止。这时,徐州发生了孔直温反宋事件,从孔直温家中找到了一封石介给他的信。夏辣趁机诬陷石介,说石介根本没死,而是逃到契丹身边,如果不相信可以开棺验尸。与此同时,石介的弟子也被关押起来,杜衍等数百人以身家联名保护石介死后,才使死后的石介免受剖棺之灾。石介一生在学术思想上攻击佛教老人,倡导古代汉语,支持政治改革。他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家乡祖徕山下开办私立学校,并在国家子监会担任直接讲座。@ 他做地方宫的时候,也从事过讲学活动,是当时与胡缓、孙复同名的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石介的一生被称为祖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