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年斯摩棱斯克战争–1634年)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和沙俄之间的武装冲突。1632年10月,沙俄发动了这场战争,以重夺曾经属于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尽管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的小战役中相互胜负,但俄罗斯主力部队最终在1634年2月投降并签署了波尔亚诺夫卡条约。在条约中,俄罗斯承认波兰立陶宛联邦对斯摩棱斯克的主权,但事实上,该条约只持续了20年,随后爆发了新的波俄冲突,导致波兰立陶宛联邦再次失去对斯摩棱斯克的控制。
1632年,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齐格蒙特三世瓦萨去世。尽管施拉赫塔(中世纪末波兰化国家贵族阶层)很快选择了齐格蒙特的儿子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萨作为他们的新统治者,但波兰邻居预计选举将被推迟,并决定测试这一弱点。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向沙俄和奥斯曼帝国派遣使节,建议他们与瑞典组成联盟,发动对联邦的战争。
[img]668129[/img]
在这方面,联邦并没有准备好战斗。1631年,王室军队只有3000人;斯摩棱斯克的卫兵只有500多人,驻扎在边境的卫兵大多不是由常备军或雇佣军组成,而是由100至200名当地志愿者组成。1632年春,瑟姆(波兰立陶宛联邦议会)意识到俄罗斯准备开战后,通过征募了4500名新兵;1632年,斯摩棱斯克省总督代理人萨穆埃尔·德鲁茨基·索科灵斯基拥有500名新征募的志愿军、2500名常备军和哥萨克军。5月,参议院同意增兵,但立陶宛指挥官莱夫·萨佩哈反对,他坚称现有军队足够,战争不会爆发。
尽管如此,立陶宛军队指挥官克雷什托夫·拉齐维乌还是新增了2000名士兵。
俄罗斯已经恢复了空缺时期的一些失地,认为联邦将因国王的死而减弱,并在瑞军和奥斯曼军队开始行动之前单方面发动战争。俄罗斯的目标是收复结束上一次波俄战争,在签署的杜里诺条约中割让给联邦斯摩棱斯克。斯摩棱斯克是联邦斯摩棱斯克省的首都,但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在15世纪、16世纪和17世纪(在俄罗斯战争中)多次易手。战争的主要支持者是反波派代表,沙皇的父亲菲拉列特主教。受泽姆斯基·绍博尔(俄罗斯议会)对复仇和收复失地要求的刺激,俄军向西前进。
斯摩棱斯克战争:波兰立陶宛联邦与沙俄之间的武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