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7.3~瑞典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1960年10月29日。安特生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帷幕。他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他改变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面貌。他被中国评为“伟大的学者”和“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帮凶”,但他最终回到了一位杰出的学者身边。
[img]668073[/img]
Kinsta出生于瑞典,1874年。他于1901年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并开始了他的学者生涯。他参加了两次南极考察活动,结识了后来对考古生涯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同时,他在南极考察中表现出的专业素质和组织能力,使他成为一名著名的地质学家。在此期间,他编写的《世界铁矿石资源》和《世界煤矿资源》两本调查集是安特生在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好例子。1914年,安特生担任万国地质学会秘书长,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在此期间,还完成了《中国铁矿和铁矿工业》和《华北马兰台地》两份调查报告。
[img]668074[/img]
直到1916年,由于袁世凯的倒台,地质调查的研究因资金短缺而停滞不前。因此,安特先生转而专注于收集和整理古生物化石。然而,这确实导致了他未来工作性质的根本变化。河南省绵池县仰韶村遗址发掘于1921年,发现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到甘肃、青海进行考古调查后,发现遗址近50处。受材料限制,提出了中国文化西方;然后他们自己纠正了。他对周口店化石地点的调查促成了后来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回国后,任远东古物博物馆馆长。
《中国古代文化》(An Early Chinese Culture,1923)、《黄土女儿:中国史前史研究》(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Studies in Prehistoric China,1934年等。安特生于1960年去世,享年86岁。
安特生: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