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徽州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朝奉”。可以说,这个名字在徽州很有名,就像绍兴师傅一样。不幸的是,绍兴师傅的电视剧很受欢迎,而徽州朝奉知之甚少。
说到这个“朝奉”,现在一般指的是爷爷或者媳妇叫公公,但其实从这个称号的来源来看,远不止这么简单!所谓朝奉者,原本是古代的官名。秦朝有朝请,汉朝有朝请,意思是
“每个朝代都会邀请”,也就是说,每个朝代都会召开议事,这实际上并不意味着某个官位。当时的三公外戚和皇室诸侯大多是奉朝邀请的。宋代有明确规定,朝奉博士是正五品官员,朝奉郎是正七品。也就是说
“朝奉医生”。后来发展成宋人以“朝奉”尊称士人,南宋以后称富人、店主为朝奉。明清时期,盐店和典当店员常被称为朝奉,有地方称乡坤。
[img]665134[/img]
当然,徽州朝奉要单独开放。网上有句话说徽州朝奉的起源。据说这个朝奉是宋太祖赵匡胤 “亲封”
是的。据说赵匡胤南下支兵,平定涉州(隋文帝开皇九年,新安县改为涉州,宋徽宗宣和涉州三年1121年改为徽州)时,徽州人吃壶浆,夹道相迎,场面十分热烈。赵匡胤看到后非常感动,停下来对大家说:“谢谢你等朝奉!”
这意味着感谢你的崇拜和礼物奉献。然而,徽州人因为高兴而错误地理解了一段时间。他们认为皇帝的圣旨口亲自封他们为“朝奉”。于是他们一个接一个地高兴起来 “朝奉大夫”
自居。
然而,根据研究,还有另一种说法,意思大致相同,但英雄不是宋太祖赵匡胤,而是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相对而言,后者更可信
徽商的崛起和鼎盛时期在明清时期。徽商慢慢崛起后,徽商与政府关系密切。许多人从官员到商人,或者有一些官方职位。这些人不希望别人直接称他为“老板”
“朝奉”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奉已经成为富人的代名词。明末,人们在徽商的店里,无论是老板还是店主,都统称朝奉,其中典当铺是最具代表性的。当时各地的当铺大部分都是徽州人开的。
人们一进当铺门就习惯了开口
“朝奉”。后来,朝奉干脆成为当铺店主的总称,无论徽人是否开业,都被称为朝奉。当时,盐、茶、木、典是徽商的四大主营业务。作为朝奉,一定要努力,有一定的鉴定水平。以至于现在很多行业,尤其是涉及鉴定的行业,都有人以朝奉为己。
清朝后叶,很多徽州商人没事买员外当当,意思和朝奉一样,是九品的闲官。看过很多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员外”
在电视上,它是地主和富人的代名词,或多或少是对富人的贬义。但是 “徽州朝奉”
不同的是,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对村庄有益的好事,村里的邻居受到了很多赞扬;以至于朝奉这个词的意思逐渐泛化,被当地人用来尊重老人。
徽州朝奉和绍兴师爷的起源是什么?两者的异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