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夏朝,商国第七代国王海就带领中国人民到处贸易,扩大部落力量,被视为商业活动的先驱。然而,随着统治者对农业的关注逐渐加强,不利于农业发展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商业受到抑制,即所谓的“重农业、抑制商业”。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商人群体拥有大量财富,但他们经常受到压制和排斥,社会地位较低。因此,来自同一地区的商人往往团结在一起,“商帮”诞生了。顾名思义,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非常特殊的商业集团,它指的是由商人组成的类似帮派的组织。从规模、影响力等方面来看,粤商、徽商、晋商三大商帮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那么,它们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
[img]454419[/img]
在三大商业帮派中,徽商的历史应该是最悠久的。《晋书》曾提到“崇尚妓女作为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词”,徽商大本营徽州在晋朝被设为新安县。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晋书》提到的是当时徽地很多人做生意离开家乡的情况。然而,也有人提出,这里的新安应该指位于函谷附近的新安县,因此徽商的源头无法追溯到晋朝。
徽州位于丘陵地带,许多当地人没有田地可耕。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出去做生意。这是明朝的安徽地志、《徽州府志》等经典作品都有介绍。通过历史上的人口流动,我们可以发现徽州在晋末、唐末、宋末涌入了大量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加快了当地人外出做生意的步伐,帮助当地形成了自由开放的氛围。
南宋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完成了南移,徽州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成功地从一座偏远的山区成为许多富商的诞生地。对此,有民谣唱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扔。由此可见,当时的徽州人从小就要接受商业教育,然后就会被“赶”出家乡自力更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徽商遍布全国,以至于“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俗语四处流传。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同样深厚底蕴的晋商。从名字可以看出,晋商的大本营位于今天的山西,正好与位于东南的徽商相对。说到晋商,我们不得不提到武则天的父亲武士余。作为晋人,他在隋朝积累了巨大的商业财富。后来,他资助李渊起兵,成为唐朝的开国英雄。在武士余之前很久,他原本是鲁国人。后来,他去晋地做生意,成为了一个富人。战国初年,商人易顿经常被提及为晋商的祖先。
然而,晋商最著名的是清末的大商人乔志勇。乔志勇的父母从小就去世了,抚养他的兄弟后来去世了。为了谋生,他不得不放弃文学和商业。然而,这一无助的决定使他将来成为一个富有的敌人商人,并建造了乔家庭院,被称为“清朝北方住宅建筑的明珠”。
[img]454420[/img]
最后,我们来谈谈广东商人。广东商人最辉煌的时刻无疑始于18世纪中期,包括广府帮、潮汕帮、客家帮、雷州帮等巨大群体。乾隆22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只开放广州作为商业港口。这一垄断政策直接导致对外贸易转移到广州及其周边地区。与此同时,一种特殊的身份——“购买办公室”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所谓买办,是指在中外贸易中扮演中间人和经理角色的中国商人。有的投靠外国列强,成为卖国求荣的奸细。有的在中外势力之间为自己谋私利,有的选择报效祖国,通过对外贸易积累商业经验,成为促进现代化发展的民族企业家,如唐廷枢、徐润、郑观应、张碧士等。都是粤商出身的著名实业家。
@ 徽商由于家乡耕地不足,外来人口涌入,逐渐形成了外出经商的习俗;晋商是因为当地矿产资源丰富,晋南地区可以算是“地窄人稠”,所以很多人都走上了经商的道路。粤商与前两者大不相同。由于清政府只开放广州的贸易政策,这一群体的兴起直接促进了广东许多地方商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广东商业的力量能够在短时间内赶上徽商和经营多年的晋商,并与他们竞争。但无论如何,这三大商帮的成功离不开诚信为本、儿童无欺等商业理念,这是他们繁荣的基础。
古代[三大商帮]指的是什么?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