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帝赵贤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曲折的。他3岁登基,5岁成为南宋亡国之君。18岁时,赵被忽必烈送到寺庙出家。他最初致力于实践,甚至成为了一代僧侣。但后来,他爱上了一位蒙古公主,这真是一个天生的人。宋都宗是一位只懂得吃喝玩乐,不懂得处理政务的皇帝,使南宋朝廷陷入了混乱。
但他的生活特别好,蒙古和南宋一开战,他就直接去世了,于是成功地避开了“亡国之君”的污名。宋度宗突然去世,他生前没有登记太子。那时他有三个王子,淑妃所生的长子7岁,王后所生的赵3岁,另一个低位妃子的儿子只有2岁。大臣们推荐淑妃生的长子为新皇帝,但当时的太后谢氏主张立三岁的赵为皇帝,他出身较高,是合法的儿子。
事实上,7岁和3岁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黄口儿童。即使他们登基,政府仍然需要大臣们的帮助。就这样,在太后的支持下,赵登基历史上被称为宋恭皇帝。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当皇帝并不是一件好事。赵在皇帝的位置上坐了两年。5岁时,蒙古军队将军临城下。已经成为太后的谢氏代替赵写了一封退位诏书,将宋朝的江山交给了蒙古。
事实上,如果你不放手,你就不能。当时,南宋没有与蒙古作战的力量。就这样,赵成了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南宋在他手中亡国。当时,赵只有5岁,什么都不懂。忽必烈对赵很宽容,保护了他的荣耀和财富,让他安全成长。虽然赵有当皇帝的经历,但他当时还很年轻。事实上,他不记得人和事。
[img]650531[/img]
赵并不讨厌忽必烈。相反,他非常感激他对自己的照顾。后来,赵开始学习佛法,忽必烈也非常支持赵的爱好。毕竟,赵在学习佛法时不会想到自己的国家,这是他很高兴看到的。所以在赵18岁的时候,他只是命令赵和他的生母一起出家,强迫他成为一名和尚。
赵出家后,遇到了一位名叫罕禄鲁氏迈来迪的蒙古公主。这位公主最初是在寺庙里听赵讲佛教的,但他们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对彼此有了感情。从那以后,蒙古公主经常去寺庙看望赵,还暗结怀上了赵的孩子。据说这个孩子后来是元顺皇帝。
而且赵的下场也很惨,他最终还是没能挽救自己的生命,死于元朝皇室之手。赵之会惨死,不是他和蒙古王妃的私情曝光,而是他写了一首反诗。这首诗是这样的:寄语林和靖,梅花开了多少次?黄金台下客,应该不回来。赵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这首诗传到了元英宗的耳朵里,元英宗为此大怒。他担心赵有异心,不利于元朝江山,最终下令处死赵。
宋恭帝赵显:3岁登基,5岁亡国,18岁出家成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