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丕是接班人的唯一候选人。 曹操为什么不让他接手?

读过《三国》的朋友可能知道,曹操最喜欢的继任者是长子曹昂。曹昂死后,他开始属于曹冲,但曹冲死后,曹操只能选择曹丕和曹植。此时,曹丕是继任者的“最佳候选人”。然而,曹操并没有让他接手,而是非常喜欢曹植。因此,兄弟俩为此制造了一场大动静的争储风暴,使得好兄弟的感情势如水火。

[img]650089[/img]

虽然曹丕是长子,但他没有被任命为储君

事实上,曹操对曹丕的“心有芥蒂”可能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儿子的真实本性,即刻薄、阴险、毒辣。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拒绝六个亲戚。虽然他是一个从事政治的“好手”,但他最终失去了很多人情味。曹操的这种理解准确吗?这也取决于曹丕“接班”后的表现。让我们选择他对家庭态度的四个历史事实来窥探他的本性。

1.诽父。面对群臣的支持,曹操曾说过一句意义深长的话,“若命在孤,孤为周文王”。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对曹丕唯一的期待,就是希望他成为皇帝后,能给自己一个“文”的头衔,千万不要称之为“武”。“武”是开国皇帝的死后头衔。曹操认为自己负担不起,害怕背负“篡夺”汉朝的诅咒。然而,曹丕给曹操加了一个“武”的死后头衔,让世界诽谤的言论集中在他的父亲身上。他的心是多么危险啊!

[img]650090[/img]

曹操不想当皇帝,自言自语当周文王

《论语》说“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方式,可以说是孝顺”。即使儿子接手后很着急,他也不应该立即改变父亲的治国方略,这在古代孝顺治国极为重要。曹操选拔官员的方针是“唯才是举”,不重出身门第,只看能力水平,这也是他一贯的用人策略。但在他死后,尸骨不寒之际,曹丕便急吼地改弦更张,改而采取重视出身门第的“九品中正制”。这样的表现,很让人心寒,说他“诽谤父亲”应该不过分!

2.逼弟。曹丕和曹植作为兄弟,虽然争储关系僵化,但曹丕既然达到了目的,就可以放下自己的兄弟,但这位绅士并没有这么想。曹丕接手后,尤其是恨曹植的时候,一定要赶紧摆脱。虽然迫使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过于夸张,但确实每次都有国法压迫和贬斥。没有老太后卞太后的保护,曹植真的可能不会有好的结局。曹植在魏朝一直受到监管部门的打击,最终死于抑郁和愤怒,这是一场悲剧。

[img]650091[/img]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倍加压制

事实上,曹植不仅被曹丕逼迫,还被另一个弟弟曹彰逼迫。曹彰不喜欢读书,只以武勇为名。他对曹丕的储君地位没有太大威胁。他不应该在为父亲哀悼期间向大臣询问魏王的西丝,表现出争议的意图。虽然风暴已经安全度过,但曹丕恨曹彰。三年后,当曹彰被用于朝圣时,他故意拒绝进入宫殿,最终使曹彰愤怒、害怕和死亡。兄弟,尤其是不相容,也可以推测曹丕对外人的态度。

3.杀妻。曹丕的妻子甄夫人(影视剧中称她为甄宓)原本是袁绍的儿媳和袁熙的妻子。袁熙败亡后,被曹丕收为正房,生了两个孩子:明帝曹睿和东乡公主。甄夫人不仅长得漂亮绝伦,而且对公婆也很孝顺,不仅深受曹丕的喜爱,连卞夫人也很欣赏她。然而,这样一个外表和行为都很好的女人最终陷入了悲惨的境地,凶手是曹丕,这让人感到寒心。

曹丕喜新厌旧,居然赐死了原配甄夫人

原来曹丕称帝后,开始喜新厌旧,宠爱郭贵妃(即郭女王)和李、阴两位贵人,却常常冷落甄夫人,使后者难免有失望怨恨。按说对于甄夫人这种情况,丈夫曹丕哄一哄就能解决,但曹丕的态度却是果断狠毒——赐死!不仅如此,曹丕还担心甄夫人的鬼魂,甚至在葬礼上让甄夫人披头发,以糠塞口,极度羞辱。对待爱人如此狠毒,曹丕真是禽兽不如!

4.废叔叔。曹丕接手后,会为得罪自己的人报仇,其中对表弟曹洪最不满意。曹洪作为曹操的表弟和心腹将军,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荥阳战役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来拯救曹操,堪称曹家的伟大恩人。曹丕应该对曹洪有礼貌,但实际情况完全相反。

[img]650092[/img]

曹洪在魏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晚年几乎被杀

原来曹洪是一个著名的“守财奴”,但他的家具却极其吝啬。曹丕年轻时向他借钱被拒后,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报复。成为皇帝后的第七年,曹丕以曹洪的门客犯法为借口,获得了将曹洪送进监狱并处死的机会。大臣们的建议失败了。幸运的是,卞太后还在,所以她威胁郭女王。如果曹丕坚持要处死曹洪,她会要求废除郭女王的后位。经过郭皇后的各种恳求和劝诫,曹丕非常不情愿地同意了,但他仍然削减了曹洪的官位、爵位和封邑,废除了他是一个普通人。曹洪被废为朝臣大失所望,时人抱怨。

曹丕天性如此狭隘、恶毒、刻薄、无情,没有开国之君应有的宽宏大量风格。难怪曹操不愿意接手他。请选择您想要保存的内容并粘贴到此文本框中


曹丕是接班人的唯一候选人。 曹操为什么不让他接手?曹丕是接班人的唯一候选人。 曹操为什么不让他接手?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