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古人是怎么相亲的读者,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img]649694[/img]
今天的相亲节目非常受欢迎。十几个人谈论一个人,或者直接表达他们的爱,或者说出惊人的话。人们不得不感叹相亲就是娱乐!
[img]649695[/img]
然而,在中国古代,年轻男女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婚姻。一切都是“父母的命令,媒人的话”。在传统的婚姻中,古人并不重视相亲。一般来说,男人和女人不能在洞房前见面。
[img]649696[/img]
宋代以前,按照古礼,婚姻婚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欢等环节,古称六礼。宋代减为纳采、纳征、亲迎三项。虽然婚礼程序变得简单,但当时的相亲仍然不受重视。这并不是说宋代没有相亲。据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相亲时,男方的亲戚或母亲作为代表去了女方家。如果他们觉得女孩喜欢,他们会在女孩头上插一个钗子。如果男方代表不喜欢,会给女方家留一些丝绸和缎子,亲事就会被抓住。可以看出,在古代,男人在婚姻中有很大的自主选择,至少男人的代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女孩的样子。但是女孩在结婚前,根本不能和男人见面,所以可能会错过一生。
[img]649697[/img]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描述了相亲情节:“男人选择日常准备葡萄酒来造诣女人的家庭,或者借花园,或者在湖边的船上,两个亲戚见面,称为相亲。男人喝四杯酒,女人加两杯,这个礼物意味着男人坚强,女人软弱。”男人和女人喝酒决定了孩子的婚姻。任何脾气、生活习惯、爱好都不重要,一切都是“父母的名字,媒人的话”。
揭示古人是如何相亲的 真的是父母的名字,媒人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