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古代窗纸一刺就破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这种场景经常出现在古装电视剧中。如果有人在房间里说话,有人在外面偷听,他们会用手指捅一个洞。他们可以偷偷看到里面的人,听他们说了什么。但在古代,它真的用纸糊窗户吗?古人在纸张发明前用什么糊窗户?
[img]645947[/img]
中国古人可谓智慧无穷,连一张小窗纸也经历了许多朝代的变化,才成为我们今天的玻璃窗。在先秦时期,古代没有纸。甚至写作记事都在骨头、丝绸或竹子上,更不用说用纸粘贴窗户了。当时,窗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一般都很深。为了防止雨水进来,富人会用动物的毛皮或布作为窗纸。如果他们没有钱,他们就不会阻止他们,也不会随意用茅草阻止他们。
当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时,纸更薄更透明,但当时纸很贵,普通人买纸不容易,更不用说粘窗户,所以只要纸粘窗户是大家庭,纸不是普通纸,一般用油浸泡,所以防水好,油纸伞的原理是一样的。唐代出现了一种很有韧性的纸,可以写,也可以用来糊窗。它很坚韧,不容易损坏。许多大家庭开始使用这种纸。但是对于平民来说,他们还是买不起,所以有一种用竹子里的白色东西提取的东西做成纸,或者直接用木板装卸来照明和御寒。
到了明朝,古人想出了一种方法,用透明矿物材料作为窗纸的原料,如石英和一些贝壳。这种特殊的名字叫明瓦。这些材料磨成整齐的形状,可以直接镶嵌在窗户的缝隙中。毕竟古代的窗户也是画龙画凤,一个个精致的小格子,可以很好的镶嵌这些石头。不易破。毕竟想用纸糊的不是很牢固,成本跟不上。对于穷人来说,他们根本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img]645948[/img]
在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皇帝也喜欢直接用昂贵的丝棉纸来装饰宫殿。虽然成本高,但非常耐用,透光性好。晚清时期,玻璃开始流传到中国,明代的明瓦被淘汰,玻璃基本上开始使用,但普通人开始使用纸张。玻璃的传入是个别的东西,普通人买不起。然而,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是用古人的大智慧想出来的。
[img]645949[/img]
电视剧里的窗户纸一刺就破了 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