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嫁鸡,嫁狗,女人结婚后,成为别人的人,可能会改变很多事情,在古代女人结婚后甚至他们的姓,女人的姓,在西方国家,大多数都有这个习俗,日本,所以,中国什么时候改变了这个习惯?
[img]645257[/img]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根据姓氏来区分家庭。在古代,“同姓的人可以结婚,同姓的人不能结婚”,人口繁衍,家庭繁荣,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
@ 在古代,女性结婚后通常会有“冠夫姓”。如果一个女人姓“刘”,她会嫁给一个姓“张” 那她就是“张刘氏”。
这一规定与西方的“夫随夫姓”有根本区别。中国的冠夫姓是保留本姓,在前面加上丈夫的姓,而西方的“夫随夫姓”则直接抛弃本姓,加上丈夫的姓。当然,在国外,这一规定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一种自愿行为,如果你加上丈夫的姓,你将完全成为男人家庭的人。
中国人一直非常重视自己的起源。俗话说“不改名,坐不改姓”,这是一种来自家庭的荣耀。那么,中国女性什么时候不再冠以丈夫的姓氏呢?你可能不相信。这项规定比你想象的要早。
早在维新运动时期,女权运动就开始兴起,冠夫姓的传统也开始逐渐改变!
从法律意义上说,中国女性不再给丈夫起名字,这可以追溯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1950年《婚姻法》第十一条规定:“夫妻有权使用自己的名字。”此时,女性的姓名权得到了彻底的保护。
古代女性冠夫姓什么时候改变了这一规定?你可能不相信,比你想象的要早!你怎么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过去的冠夫姓,女性没有地位,到现在的女性独立,真正体验了男女平等?
在古代,女人的冠夫姓甚至没有姓氏 什么时候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