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以北金国管辖时,开创了一套先进的统治思想,轻松征服当地汉人。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1127年,金军突破北宋都城,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康王赵构逃往南方,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建立的政权被称为南宋。从那以后,宋朝和金人彻底撕破了脸皮。然而,在南宋的黑暗角落,淮河以北的失地从未被收复,一直被金国占领。
南宋后期,蒙古崛起,与蒙古联手击败金国,也恢复了土地,但很快南宋和蒙古,淮河北部土地被蒙古抢劫,实际上淮河北部生活在大量汉族,金国统治他们一直生活在当地,为什么没有汉族叛乱?
事实上,在金国崛起之前,淮河以北的一些地区已经被辽国统治。辽国属于契丹族。后来,这些汉人很早就住在这里了。为了防止当地汉人叛乱,辽国采用了它两面官制管理,即用契丹人管理契丹人,用汉人管理汉人,让汉人在汉人生活的地区当官,这样就不会有人造反,与现代相似一国两制。
后来,金国摧毁了辽国,金国使用了辽国一国两制为了管理淮河以北地区,效果还不错,所以继续采用。然而,金国灭北宋后,汉人非常讨厌金军。如果他们继续使用辽国的套装,恐怕他们无法控制这些汉人。如果每个人都站起来造反,金国就受不了了。我们该怎么办?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后来当地的汉人没有逃跑,仍然需要住在淮河以北。原来,金国创造了一套非常先进的统治思想。在金国管辖期间,淮河以北有汉人居住的地方,金国提出中华一统思想,主张无论夷夏如何,民族平等实现大团结。
在21世纪,民族平等是很自然的,但在南宋的金国,可以创造这套管理理念,真的很棒,非常先进的政治理念,淮河北部的管理,金国一方面向当地汉族传达民族平等的概念,一方面继续让汉族统治汉族,所以汉族自然不会叛逆。
正常情况下,在这种思想的统治下,汉族人不会叛逆,但凡事都有例外。例如,历史上著名诗人辛弃疾出生在金国。虽然他吃金国的食物,喝金国的水,但他长大后仍然觉得金国侵略了汉族的国家。他一生都在叛乱,到处起义,想把金人赶出淮河以北。
虽然辛弃疾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但辛弃疾一生造反,生活相当悲惨,命运多舛,雄心勃勃。他写了许多诗来维持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不幸的是,他仍然没有恢复汉家的河流和山脉,最终抑郁了。可以看出,自古以来,叛徒们就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无论是在宋朝还是在金国,结局都是一样的,你不觉得吗?
淮河以北金国管辖时,是如何收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