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的出现对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与普通金、银、铜、铁相比,纸币必须更轻,对贸易更有帮助。中国纸币最早出现在北宋和四川,由当地商人率先推出。纸币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北宋,黄金被用来装饰和储存更多,银被用来补偿更多,两者的数量相对罕见。
一般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铜币。然而,随着对外贸易的逐步发展,铜币逐渐流出,北宋铜币数量下降。为了遏制这一趋势,
由政府垄断,朝廷禁止私人开采铜矿。
[img]621600[/img]
这种做法没有办法缓解铜钱短缺的问题。朝廷禁止采铜后,民间缺少铜器,只能熔化铜币,铸造成铜器。许多人也选择储存铜币。这些做法进一步导致了市场上铜币数量的紧张局势。当时,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四川在铜币外使用铁币。
铁币虽然可以流通,但是极其不方便。铁比较便宜,太重了。当时买一块布要带500斤左右的铁钱。购物可能不是为了买东西,也可能只是为了锻炼身体。@ 当时,16家富商共同创办了发行纸币的机构“交子店”,发行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店”。
然而,由于管理不善,交子店倒闭,北宋朝廷接管了善后处理。北宋朝廷对纸币的态度有不同的看法。反对者认为应该禁止,而不是保存。
当时北宋国库紧张,财政严重不足。@ 这场危机只能通过发行纸币来缓解。这是中国纸币历史的开始,非常重要,不容忽视。从那以后,纸币的发行基本上掌握在朝廷手中。
[img]621601[/img]
作为朝廷中最有权势的皇帝,他不能随意发行纸币。否则,很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混乱。北宋以后,以往随机发行纸币的情况都解释了这个问题。
宋徽宗时期,蔡京掌权发行了大量纸币,直接导致当时价格飙升和社会混乱。纸币的发行必须有相应的“储备”,可以用来兑换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否则,它本身就是一张废纸。
当北宋第一次发行纸币时,一些铁币被预留为“储备”。储备金的数量约为纸币数量的28%。北宋造纸技术差,纸币磨损严重,一般每三年更换一次。
然而,蔡京发行了大量的纸币,提供的储备金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只是直接取消了。朝廷也利用这种方式肆意寻找民间财富。人们责骂蔡京,认为他的纸币政策比强盗和土匪更可恨。
[img]621603[/img]
宋徽宗实施的政策很快就造成了北宋的社会混乱。北宋去世,迁都杭州,成立南宋。南宋时期,纸币制度继续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宋孝宗在位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纸币发行制度。宋孝宗的做法是提供足够的“储备”,限制纸币的数量,让人们交换,用纸币纳税。
各种做法都是让纸币本身有价值,可以使用。这种纸币制度已经维持了30年,以确保南宋的社会稳定。后来,由于南宋本身的国情,军费过高。为了弥补不足,朝廷发行了大量纸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混乱。
[img]621604[/img]
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很多人拿着纸币,想找朝廷兑换价值更稳定的铜币。南宋朝廷现在亏损严重,无法兑换。他们只能采取强制措施,禁止退换硬币,不允许在市场上低价出售硬币。
朝廷采取强制措施实施纸币,不顾实际规律,自然遭受严重反弹,引起民间不满和社会动荡。直到南宋灭亡前夕,这种情况才得到缓解,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当时只能买一双草鞋。
南宋以后,元、明、清都发行了纸币,但为了填补国库,发行了大量不可兑换的纸币。例如,在清末,为了筹集军费,朝廷发行了两种纸币:“家庭官方账单”和“清宝钞票”。他们无法兑现,不断贬值,最终成为废纸。
[img]621605.jpg' />[img]621607[/img]
从北宋到晚清,中国是世界历史上纸币较早出现的国家,但这一制度并不成熟。原因有很多。纸币背后没有真正稳定的制度。它一直是朝廷弥补国库不足的工具。此外,纸币政策的日夜变化也使其自身的价值非常不稳定。
它不能广泛应用于古代社会,只能衰落。然而,古代纸币并非完全没有留下来。晚清发行的“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已成为“钞票”一词的来源。
古代皇帝是可以印钱的 所以皇帝可以想印多少就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