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少见。然而,由于许多电影和电视剧的影响,人们可能认为根据指纹识别身份最早出现在西方,但事实并非如此。
[img]620376[/img]
西方人最早在1892年使用指纹鉴定,而中国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指纹鉴定,比西方人领先近2000年。据《云梦竹简》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古人就对“通过指纹识别人的身份”有了非常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发展了按手印的习俗。
[img]620377[/img]
在唐代,人们已经根据手纹的形状、图案的密度和图案本身的长度来区分手纹的差异,从而确定人们的身份差异。虽然没有现代的高科技指纹识别技术,但基本上没有错。在唐代,手印已经应用于正式的文件合同。
当宋朝时,这个指纹已经成为刑事诉讼案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物证。宋法医学家宋慈被称为“世界法医学的祖先”,在他的工作中多次提到通过指纹确定嫌疑人身份的例子。在元代著名诗人姚明的《牧羊人集》中,它详细介绍了清朝官员潘泽通过指纹识别确定不公正案件的故事。
潘泽当时是提起刑事调查的使者,专门管理当地的法律刑事案件。在查阅当地案卷时,他发现了一个棘手的案件,积压了很长时间,几名前官员无法解决。也就是说,一个富有的商人起诉了一个贫穷的家庭,并拿出了一份“销售契约”,上面有贫困家庭中17人的全部指纹。
贫困家庭的每个人都坚持没有这样的事情,但由于销售契约作为证据,但也有痛苦,负责审查此案的官员也陷入了两难境地,案件被积压了下来。经过仔细识别“销售契约”,潘泽发现上面的指纹都很大,但贫困家庭有一个只有13岁的男孩,所以他决定“销售契约”是伪造的。
并在法庭上传唤许多青少年到法庭根据指纹比较,发现指纹确实少得多,所以豪华商人只能口服认罪,事件发生后,潘泽也被许多人称为“区分潘青天”,可以看出当时指纹可以识别不同的人是一个普遍的共识。
当然,按手印将成为一种习俗,不仅因为古代中国人发现这可以识别身份,人们必须接受一个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古代识字率一般不高,很多人不能写自己的名字。特别是元朝以后,许多蒙古人和经常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签字的人不能“写”,所以按手印更受欢迎。
[img]620378[/img]
事实上,即使在清朝灭亡后,按手印打印仍然流行了一段时间,直到新中国成立,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上升,知识和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写自己的名字,按手印打印逐渐不那么普遍。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 为什么古人要按手印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