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起义和辽军,
公元1122年正月14日,辽国的中京沦陷。在此之前,女真人已经势不可挡地征服了辽国的上京和东京。曾经占据北方,拥有五京的辽国,已经失去了一半以上的领土,只剩下两个不相连的领土:西京和南京。4月,不停蹄的金兵赢得了辽国的西京,同样不停蹄的辽国天佐帝逃到了夹山。
[img]617985[/img]
宋徽宗远离南方汴京,陆续接到情报,意识到辽国灭亡指日可待,决定正式废除宋辽之间的和约。
4月14日,宋徽宗任童贯为宣抚使,带领15万大军北上收复燕京。4月23日,童贯抵达宋辽前线高阳关。
5月13日,童贯将军分为两条路。东路军中心位于雄州,由西方著名将军种师道指挥,住在白沟;西路军中心位于广信军(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西),由辛兴宗指挥,驻扎在范村。辛兴宗是童贯部长。两年前的方腊起义在他的指挥下平息了下来。
对于这次伐辽,北宋上下都很有信心,宋徽宗的宠臣蔡京的儿子蔡攸,也被任命为副手,可见这场战争只被视为一次军事旅行。
[img]617986[/img]
原因有三:
一、强大的辽国被金军打得分崩离析,天佐帝逃到漠北不知生死,疆域只剩下燕云十六州。
二、西军是宋代难得的精锐部队,重文轻武。他们几代人都在对西夏进行战争,比普通宋军“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战斗力高很多。
3、西方军队在扑灭方腊起义方面的战斗力。1120年10月,方腊起兵造反。仅仅几个月后,它就突破了江南六个州和五十二个县。然而,在宋徽宗调到环庆路和玉岩路的西方军队后,他只用了一个月就镇压了方腊起义。就这样,北宋上下对收复燕云充满信心,宋徽宗甚至为童贯制定了上、中、下三项政策。
上策:燕京人欢迎王师吃壶浆,兵不血刃;
中策:辽国主动投降,将燕京献给北宋,使其称藩继续统治;
下策:燕京人不欢迎,辽国不投降,再看情况。
也就是说,“如燕人悦而取之,因复旧疆土,上也;耶律淳纳称藩,次也;燕人不服兵巡边,下也。”
[img]617987[/img]
北宋建国几百年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遥控指挥。宋太宗开了这个坏头。既然这次伐辽已经撕破脸皮,就应该真刀真枪。偏偏宋徽宗还要制定所谓的上、中、下三策,让前线军队不知所措。是打还是不打?
它可能被宋徽宗的乐观情绪所感染。战争开始前,童贯要求人们张贴黄榜,向当地汉人宣传宋军政策,并提出了良好的条件,任命官员许愿。他说,如果有人献给燕京,他可以授予宋朝武官的最高职称:节日使者。
与北宋的天真相比,逆境中的辽国表现出了坚定的抗拒决心。“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死了!”宋朝派往燕京、易州的三位劝说使臣毫不犹豫地砍掉了头。
此前,童贯得到一份情报,称辽军实力较弱,总人数不足1万人,宋军的天真变得乐观。5月26日,在童贯的反复催促下,种师道进入白沟(即边界河拒绝马河),但他的军队刚刚过河一小部分,就遭到了耶律大石率领的辽国骑兵的袭击,这使得杨可世的军队遭受了最大的损失。
第二天,辛兴宗率领的西路军也输了。
看到东西两路军战局不利,长期以来一直不赞成与辽开战的种师道决定连夜退兵回雄州。辽军发现,在雄州城下,宣抚司命令军队不要进城。据估计,他们害怕被辽军攻入城市。
但此时城内城外乱七八糟。当时天黑了,北风大雨,冰雹如拳。从雄州之南莫州之北的塘泊和雄州之西保州的真实区域来看,死尸是不可战胜的。
十五万宋军PK一万辽军,完败!
[img]617988[/img]
为什么会有如此意想不到的结果?
原因有三:
首先,没有认真的军事准备。中书舍人于文虚多次写信,说中央军队资金和战争物资勉强够用。边境州县财政、军粮空缺,兵备松弛。边境上没有攻防器具,州县只有几天的军粮,被用来抵抗辽国的河朔军。“将军傲慢懒惰,不训练敌人,军队必须用尽一切……城市守卫的一切都没有准备”,已经崩溃了。
但这些实际因素,在艺术家宋徽宗那里,根本听不进去。
第二,盲目轻敌,天真让人目瞪口呆。国家大事,在祭祀与戎之中,发动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军队生死的重大事件。北宋君臣实际上认为辽国投降是合乎逻辑的。他们总是希望和平地恢复燕云。没有真正的军事行动计划和决心。在两军对峙甚至开战的时刻,他们甚至命令不要向辽国释放一箭一箭,导致失去主动权。
[img]617989[/img]
@ 西方军队长期与西夏作战,擅长山地战争,不熟悉河北平原的地形,不熟悉辽军骑兵的突击战术。宋朝一贯混乱的军事制度导致了前敌指挥的种子主义,处处受到童贯的控制,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图指挥军队。
战后,童贯把所有的罪行都推给了种师道和和沈,奏劾种师道,天姿好杀,临阵肩舆,助贼为谋,以压圣意。和沈没有控制乞行军法。诏种师道押到枢密院,指导右卫将军致仕(即退休),并与沈亳州团练副使君州安置。
半年后,宋徽宗没有吸取教训,北伐再次试图依靠北宋自身的力量恢复燕京。结果,50万军队再次遭受惨败。宋神宗以来储存的大量军事物资已经耗尽,宋军的尸体从燕京到雄州覆盖了100多英里。
严阿骨公开对赵良思说:“我听说中国将军独自与刘延庆作战,将有15万人。一旦他们不战斗,他们就会崩溃。中国怎么样!我自己进入燕山。现在我有了。中国可以安定下来!”
在这两次伐辽中,北宋灭亡的祸根也被彻底种下。
宋朝可以镇压方腊起义 为什么宋朝十五万人打不过辽军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