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草船借箭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赤壁之战的总指挥是周瑜。为了给诸葛亮增加一些场景,罗贯中来到了一艘草船借箭。然而,草船借箭的真相可能不是诸葛亮想出的,而是孙权的计划。在浪漫中,诸葛亮的才华使他成为最闪亮的人,他的聚光灯甚至超过了周瑜最大的贡献。在官方历史上,诸葛亮从来都不是神。也许最受赞扬的是诸葛亮的忠诚,他死了。
[img]616252[/img]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反复神话,鲁迅先生称之为“多智多魔”。“草船借箭”是罗贯中造神的重要桥段之一。事实上,虽然历史上确实存在,但主角不是诸葛亮或周瑜,而是孙权。
《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必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根据裴松之的注文,可以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
《吴历》说:曹公出了帮助,...权力挑战,公坚持不了。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都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说:“孙权此必想见我军部队。"智军全部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来鼓吹。看到舟船器战军队整肃,叹了口气:“生孩子就像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权为笔和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脚下不死,孤不安。曹公语诸将说:“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img]616253[/img]
吴历说,孙权多次挑战曹操军队,曹操无法坚持下去。孙权亲自乘船进入曹操军水寨。曹操知道孙权亲自来看曹军的情况,命令军队严格警惕,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英里才回来。当孙权离开时,他还向曹军打鼓。曹操看了看,叹了口气说:“生孩子就像孙仲谋一样。”
[img]616254[/img]
这里的记载显然没有“草船借箭”的情节,但裴松之的注文中有第二种说法,引自魏略。
[img]616255[/img]
二
魏略说:权乘大船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起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侧受箭,箭均平,甚至还。
[img]616256[/img]
魏略的说法不同于吴历。他说,孙权来的时候,不是乘船,而是乘船。曹操没有说弩不能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所有的箭都射在孙权的船上,船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下令掉头,使“箭均匀”,孙权回去了。
[img]616257[/img]
由此可见,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应该是这一记载的移花接木
揭示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真相 诸葛亮没有传闻中那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