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忠诚的老人”,但同时,他也是一名政治家。政治家总是寻求实际利益,而政治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形象。换句话说,良好的形象对政治家维护舆论和政治基础,团结和聚集人才有很大的帮助。
[img]334680[/img]
不同于曹操赤裸裸的“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当然,这也是小说家的诠释。我没有在可靠的历史资料中找到这句话的记载。假如你有根据,千万告诉我),刘备一直经营着忠诚、善良、重情重义的形象。这个形象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成为刘备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他突然推翻了这个形象,就会导致下属和人民的“信仰崩溃”,不利于未来的统治。
关羽是刘备起事前交往的好朋友好兄弟,被他视为“手足”的伙伴。如果关羽不能报告像被杀这样的大仇,如果他能和“杀兄弟之仇”的吴栋讲和,他“重情重义”的“忠实老人”形象是什么?
[img]334681[/img]
联吴抗曹,这是一项基本的国策。这项国策的基础是曹魏势大,吴蜀弱。但如果“哀军必败”、如果能利用关羽的死亡,吞并东吴,或占领东吴的大领土,扩大蜀汉的实力,实现独立抗曹的实力,也可以改变“联吴”的政策。
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都是分析各种因素后综合考虑的结果,而不是一时兴起的突然决定。
为什么刘备拒绝和孙权交出杀害关羽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