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
在古代,寺庙并不是佛教僧侣生活和实践的地方。不仅如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寺庙”实际上是古代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寺庙”和“寺庙”之间存在差异。
[img]614754[/img]
什么是“寺”?
“寺庙”在古代是指皇帝的行政机构。秦朝以后,官员工作的地方通常被称为“寺庙”。一般来说,古代公务员工作的地方被称为“寺庙”。例如:大理寺、红路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等。
[img]614755[/img]
由此可见,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寺庙”,此时与佛教无关。
公元64年的一天,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个身高6丈、头顶闪闪发光、来自西方的金人,在宫廷里飞来飞去,刘庄醒来。
第二天,他召大臣们解梦。傅毅博士说:“西方有神,叫佛。你梦见的大概是佛吧!”
刘庄很开心,觉得自己和西方神有缘分,于是派了10多人去西域拜佛经佛法。历史上被称为“汉明感梦,初传其道”。这时,他被认为是印度佛教进入中国的最早时间。
十年来,印度高僧摄摩腾和朱法兰两位法师受邀来到中国,红鹿寺接待了他们。
[img]614756[/img]
后来,佛教受到了朝野的广泛欢迎。汉明帝把两位法师留在了中国,没有建造一些房子。根据当时的习惯,这两位法师的住所被称为“寺庙”。由于经书是由白马携带的,朝廷将其命名为“白马寺”。
白马寺是当时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其职责是翻译经典,引导公众共同实践。隋唐以后,寺庙作为官方部门的称号越来越少,并逐渐演变成中国佛教建筑的特殊术语。
[img]614757[/img]
什么是“庙”?
在古代,庙宇是供祭祖宗的建筑,汉代以前,统治者对庙宇十分重视,对庙宇的规模有严格的限制。
礼记中写道:“天子七庙,卿五庙,医生三庙,士一庙。”
也就是说,最高统治者天子可以建七座寺庙,即父亲、祖父、曾祖、高祖、高祖的父亲、祖父和始祖庙;诸侯可以建五座寺庙: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和始祖庙;医生建了三座寺庙,即父亲、祖父和曾祖庙。。。以此类推,普通人根本没有资格建造寺庙,只能在睡觉时纪念祖先,这说明周代封建礼制的严厉程度。
时间来到汉代,是的,又是汉代了。“寺庙”的含义开始改变。寺庙与原始神社(如土地寺庙)混合在一起,成为控制河流、河流和城市的神社。寺庙可以崇拜鬼神,古人迷信人们死后会进入阴曹大厦,然后转世。
[img]614758[/img]
为了纪念那些有杰出贡献和死亡的人,为他们建造寺庙,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世代代接受人们的香火敬拜,生活在人们的心中,此时“庙”与佛教无关。
综上所述,“寺庙”是官署、佛和僧人居住的地方;“庙”是祭祖、祭鬼、祭伟人物的地方。
所以,“寺庙”不能混为一谈。
古寺和庙是完全一样的组织吗? 寺庙和寺庙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