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一起探索古人的真实生活和工作。
所谓“劳逸结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现在,我们不仅有周六、周日,还有元旦、五一、十一等假期。对于大多数学生聚会和工作聚会来说,假期是最令人期待的事情。人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拜访亲戚和朋友,旅行,或者给自己一个在家放松的机会。很多人会羡慕“竹林七贤”,觉得他们整天在林间喝酒写诗,一定很开心。那么,古人真的整天什么都不用做吗?他们的休假和工作时间制度是什么?请往下看。
[img]613896[/img]
古人的假期
先来看看汉代,专门查阅了古籍,发现《汉律》一书中有相关记载,书中提到“五日一休”。一般来说,官员的工作周期是五天,即每四天休息一天。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这种工作制度仍然非常人性化。事实上,这种工作制度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古人非常重视孝道。他们将在四天内度过一天的假期,不仅是为了休息,也是为了让官员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和长辈。
[img]613897[/img]
古人的假期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了“官员们每五天洗澡回家”,这也意味着。这一制度已在汉代实施。由于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动荡,这一制度被迫中断。直到隋唐时期,各种社会制度才重新建立,当然也做出了一些改变。
[img]613898[/img]
古人的假期
隋唐时期,休息制度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十日一休”,即每月分为上、中、下旬,休息日是每十天的最后一天。根据查阅的资料,这一制度是从唐高宗时期开始实施的,即著名的“荀休制度”。关于这个制度,我们可以从《古今事务考试》中找到一些线索:“永徽三年天下无虞,百司务简,每到荀假许不视事,以宽百僚休沐”,也就是说官员每十天休息一天,这样一个月就可以休息三天。在接下来的三天休息日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名词“浣”,意思是洗衣服或洗澡。
[img]613899[/img]
古人的元宵节
如果把隋唐时期的工作制度和今天相比,你会发现隋唐时期其实比现在少。可以粗略计算,一年365天,每十天休息一天,也就是说一年36天。另外,虽然有“荀休”,但三品以上的官员要提前“请假”休息,否则会被罚款或罢免。
[img]613900[/img]
古人的假期
宋元时期的休假制度总体上延续了隋唐时期的“荀休”制度,但增加了一些可以休息的节日。根据《文昌杂录》记载,除“荀休”外,还可休息元日、冬至、夏至、立春、七夕、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这样,一年的休息日是110天,这与一年的休息日非常接近。
[img]613901[/img]
古人的假期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官员管理进一步加强。在休息制度方面,“荀假”制度逐渐减少,全年只有三个假期。这三个假期是皇帝的诞辰、冬至和春节。这样,一年的假期是荀假36天,标准假期18天,共50多天。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日期逐渐按周计算,周日作为休息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周六和周日的双重休息,还有一些法定节假日。
[img]613902[/img]
古人的假期
相信从古至今的假日制度盘点可以发现,任何朝代的制度都是考虑人情伦理的结果。文章主要提到官员的假日制度。当然,在古代,有农业、商业等。他们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相对分散,所以他们不再重复。根据古人假期的考虑,如果是你,你想去哪个朝代?
揭示古人的假期和生活 古人的假期和工作制度是什么?